教师学习培训心得体会通用模板( 四 )


三、学习理论 用于实践
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来说 , 理论的学习最终用于实践 。这次来到南京师大学习是规格比较高的一次 , 学到的都是最前沿的一些理念 。品德教学不同其他学科 , 重点不是教知识的 , 一两节课你能把初中的地理、历史教会吗 , 并且还不具体 , 所以还要落实到品德教育方面来 。毕竟外出学习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 , 我要以此为起点 , 继续学习 , 多看一些书 , 特别是德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 不断拓宽知识面 , 不断创新程序 , 不断改变自我 , 进而改变学生、影响学生的一生 。
短期培训接近尾声 , 但所学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却永远铭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 我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改变原有的与课程改革不协调的教学方法 , 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 , 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 改变他们不良行为习惯 , 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 也愿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在我们手中逐步实现 。
教师学习培训心得体会通用模板5
在师德培训前 , 我已经在网上关注过_x老师的新闻 , 当时看了就感叹不已:又一个年轻有为的老师倒在了三尺讲台 , 又一个芳华生命被病魔夺去 。培训中 , 我观看了_x老师“人生最美的一课”的纪录片后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看到她的爸爸、学生讲到动情处时 , 我也不禁眼含热泪 , 为她的坚强和乐观所折服 , 为她的坚守和努力所震撼 。在微信群里 , 我把陈莹丽老师的感人事迹分享给一些朋友 , 有一些不是教师的朋友很不理解她的行为:都知道自己病了 , 还不好好休息 , 她不珍惜自己的身体还值得学习了?
她不是应该更牵挂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吗?我告诉他们 , 你们的不理解才正是了她的伟大之处 。她若和常人一样身患恶疾 , 痛心疾首 , 担惊受怕 , 早晚也是郁郁而终 。而她选择了把有限的生命倾注在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和学生身上 , 这种选择和精神多么令人钦佩!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 , 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 , 但是 , 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 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 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而陈莹丽老师虽然把握不了自己生命的长度 , 她却掌握住了生命的宽度 , 让它无限地延长、深化为影响众人的思想 , 成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们的榜样楷模 。
我们生于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 去审视那些追名逐利和日益浮躁的内心世界时 , 会发现也许成功和伟大的定义过于狭隘了 。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陈丽莹老师这种平凡中孕育的伟大 , 每个人的岗位本就平凡 , 何不用我们自己微弱的行动去映射属于自己此生的“伟大”呢?我们常说“舍己为人”“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只有年轻人拥有了这样一种无私奉献 , 愿意为国家、社会、家人献出自己的精神 , 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好 。我们虽然可能在做着平凡的事 , 但是无论是什么岗位都有着它自己的价值 , 无论你是什么职业 , 只要你满怀激情 , 怀揣着梦想做着对社会有益的事 , 那么就是有价值的 。_x老师的工作精神 , 她对学生的这份热爱是我们所有青年人应该去学习的 。
在被_x老师的感人事迹深深感动的同时 , 我们也不得不重新关注一个问题 。那就是——教师健康 , 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教师从事着既消耗脑力和体力的工作 , 又承担着沉重的工作压力 , 由此带来的健康隐患是多方面的 , 相当多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而我自己也是一名身患重病的教师 , 只不过我比陈莹丽幸运:早期发现 , 及时治疗 , 减轻工作 , 休养生息 。我自问做不到陈莹丽那般舍生忘死 , 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 , 这也是我和她的不同 , 和师德楷模的距离 , 平凡和伟大的差距 。
从我自身的生病经历来说 , 我深深地觉得教师的身心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 。一个优秀的教师 , 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 但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致于身心俱损 , 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 , 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健康意识 , 适时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 ,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要正确看待目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竞争 , 勇敢地面对竞争 , 积极地适应竞争 , 并学会释放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教师要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与社会活动 , 不断扩大生活圈子 ,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 遇事乐观 ,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生了病 , 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念;受挫折 , 能沉着自控 , 保持心态平衡;被误解 , 能胸怀坦荡 , 克制、容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