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吐然诺下一句怎么说 三杯吐然诺下一句( 二 )


4李白 侠客行 《侠客行》
作者:李白
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注释:
1、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 。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
2、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 。缦,没有花纹 。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 。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 。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
3、吴钩,宝刀名 。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
4、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
5、这两句原自《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里是说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 。
6、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
7、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 。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 。炙,烤肉 。啖,吃 。啖朱亥,让朱亥来吃 。
8、这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古诗文中,三、九常是虚指、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
9、素霓,白虹 。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 。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 。也可以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 。这样与下文扣得更紧 。
10、这两句是说的朱亥锤击晋鄙的故事 。信陵君是魏国大臣,魏、赵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合纵以抗秦 。信陵君是积极主张合纵的 。邯郸,赵国国都 。秦军围邯郸,赵向魏求救 。魏王派晋鄙率军救赵,后因秦王恐吓,又令晋鄙按兵不动 。这样,魏赵联盟势必瓦解 。信陵君准备亲率家丁与秦军一拚,去向侯嬴辞行实际是试探侯嬴、,侯不语 。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来见侯嬴 。侯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 。于是为信陵君设计,串通魏王宠姬,盗得虎符,去到晋鄙军中,假托魏王令代晋鄙领军 。晋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铁锥,击毙晋鄙 。信陵君遂率魏军进击秦军,解了邯郸的围 。
11、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太玄经》是扬雄写的一部哲学着作 。
翻译:
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
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 。
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
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 。
十步之内,稳杀一人,
千里关隘,不可留行 。
完事以后,拂衣而去,
不露一点声,深藏身名 。
有时空闲,步过信陵郡,
来点酒饮,脱剑横在膝前 。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
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
三杯下肚,一诺千金,
义气重于五岳 。
酒后眼花耳热,
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 。
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
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 。
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
声名煊赫大梁城 。
身为侠客纵死侠骨也留香,
不愧为一世英豪 。
谁能学杨雄那个儒生,
终身在书合上,
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 。
赏析: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
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 。
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
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 。侠客得以结识明主,明主借助侠客的勇武谋略去成就一番事业,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 。
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写史的人应该为他们也写上一笔 。
有人认为这首《侠客行》仅仅是写朱亥、侯嬴,是不对的 。前八句写的侠客的形象就与朱、侯两人不符 。朱并不会剑术,而是力气大、勇敢 。侯主要是智谋取胜 。一句闲过信陵饮不过是将侠客与信陵君这样的明君联系起来罢了,因朱、侯都不是以这种方式结识信陵君的 。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