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推荐的登山领队的也值得珍惜:“已经熟悉的路 , 作进一步打算;不熟悉的路 , 要作退一步打算 。”经典的风险控制论 。
读书才是硬道理啊!那些实用的原理或行为的结果 , 要靠自己去力行 , 恐怕做不了几件事情 。顺便记录一下读来的句子 。
庞加莱说: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原始动力来自于自然本身的美 。
狄拉克说:我认为哲学永远不会导致重要发现 , 它只是人们谈论已发现事物的一种方式而已 。
狄拉克给莫斯科大学的黑板题词:任何物理学定律都必须具有数学美 。
在阅读以及听骆老师讲解《名教与自然》过程中 , 我注意到魏晋文化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王弼 。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 , 了解了一些相关王弼的信息 , 以下便是有感而发 。
骆老师的《世说新语精读》一书中提到名教源于孔子的正名说“君君 , 臣臣 , 父父 , 子子” , 即骆老师讲的理念与实存 , 用理念来规范事实;而道家却认为“道可道 , 非常道;名可名 , 非常名” 。而王弼从哲理的高度讲这两者结合成了一体 , 认为名教出于自然 。我个人认为这既体现了他作为玄学创始人的思想 , 也是当时魏晋士人思想的写照 , 对思想文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何晏为吏部尚书 , 有位望;时谈客盈坐 。王粥未弱冠 , 往见之 。晏闻粥名 , 因条向者胜理语粥曰:“此理仆以为极 , 可得复难不?”粥便作难 。一坐人便以为屈 。于是粥自为客主数番 , 皆一坐所不及(《世说新语·文学》) 。王弼口才出众 , 辩得众人理屈词穷 , 自己还罗列观点继续佐证 。王弼是当时最杰出的清谈家和哲学家 。由此看出当时文风还是很盛的 , 而且清谈相当流行 , 士人们都崇尚这样的风气 。
而在宣扬玄学的过程中 , 王弼提出的关于家族制度中等级关系的“分”与血缘关系的“合” , 就是在相爱中有敬 , 在同中有异 , 形成和谐的社会整体 , 体现了当时普遍奉行的家族制度的价值取向 , 可见魏晋时期人们的观念已经被受到了玄学的影响 。并且在世说新语玄学与清谈的过程中 , 不仅体现了名教与自然和和谐统一 , 更协调了儒道文化 , 促进当时人们的思想的思想融合 。
由此 , 王弼等人创始的玄学正始之音开始了魏晋清谈时代 。从此 , 评论人物着眼于谈论和义理 , 即不仅看人的谈吐辞藻 , 而且要看他对义理的领悟 , 而王弼等人也被后世名士奉为榜样 。魏晋人士对正始谈风之仰慕 , 于此可见一斑 。
世说新语读后感1000字高三作文4
一切跌宕起伏、波澜不惊的情感并不新鲜 , 在此之前早就发生过 。可是当那些改变无情地到来时 , 这种感情又会占据我们的整个心灵 , 让我们欢笑;但更多的是让我们流泪 , 让我们苦苦挣扎着惊慌叫喊 , 尤其是在改变刚来临之际、面对着失去一些曾经拥有的东西的时候 。
《世说新语》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最触动我心弦的是“伤逝篇”(二)“王睿冲为尚书令, 著公服, 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 。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 。竹林之游, 亦预其末 。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 便为时所羁绁 。今日视此虽近, 邈若山河 。” 。主要描写了一段王戎的话:王戎担任尚书令 , 乘马车经过黄公酒家时 , 他回头对车后的客人说:“我当初与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这家酒店畅饮 。竹林之游 , 我也参与末座 。自从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来 , 我便为时势所束缚 。今天看到这家酒店虽近在眼前 , 却感到遥远得如隔着山河一般 。”
看了这段话 , 多愁善感的我竟觉得心酸起来 , 但显现在我脑海中的 , 不是那家酒店 , 而是承载着我过去的母校……
我的母校 , 我只能离开你的怀抱 , 远远望着你 , 在白昼里生机勃勃的样子 , 永夜里宁静无声的空寂;我的朋友们 , 原谅我只能向你们告别 , 时而微笑又或是含泪望着明月思念 , 在将要启程的人生路的火车站看着你们登上其他属于自己的列车 , 又或是看见谁还在人海中穿梭于世间的迷茫……如今 , 这是时光容许我作出的唯一选择 。
推荐阅读
- 读重阳登高读后感 重阳登高读后感
- 五年级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 名著三国演义学生读后感想600字5篇
- 关于活着的读后感和心得体会 关于活着的读后感
- 高中生优秀的读后感800 边城高中生优秀读后感
- 《儒林外史》的读后感 高中《儒林外史》读后感
- 高中论语十二章读后感800字 高中论语十二章读后感600字10篇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高中生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篇
- 四大名著读后感,四大名著读后感100字?
- 《活着》读后感600字高中 《活着》深刻读后感600字
- 《活着》读后感600字左右 《活着》高中读后感想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