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通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二 )


教师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学术品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要求学生为祖国而学,自己必须为祖国而教;教师要求学生要有事业心、热爱自己的专业,自己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师要求学生关心他人,自己必须关心他人,爱护学生 。现代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地学习、观察与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以言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树立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和严格的学习纪律,更主要的是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校风校纪规范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时,你才能教育好别人 。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
教师通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3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教育部出台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证明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 。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务必首先热爱教育事业 。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 。”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 。要在自我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我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我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完美的心灵 。就说最引人注目的“保护学生安全”问题,平时工作中,我们学校都是十分重视的 。忽视学生生命的保护,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事 。地震灾区的无数教师在地动山摇的瞬间,尽力用自我的躯体去庇护学生让世人感动 。我想如果自我身处其间,必须也会这样奋不顾身的,因为那是教师的职业本能,对学生,我们就像父母 。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 。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用心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学生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 。应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应对挑战和机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 。在工作实践中,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资料 。“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 。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 。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应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 。
不论怎样,我一向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持续良好的效率 。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礼貌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 。教师不是神,感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我的情绪 。
当情绪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 。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个性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我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好处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要无愧地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誉,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是其底线 。了解《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新出台的背景好处,之后重点就《规范》中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师育人”、“为人师表”等六大块资料进行了解读 。认为《规范》修订工作坚持了以人为本、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指导性要求和整体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其中“爱和职责”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情操、修养、尊重他人”是教师师德的外显因素 。最后,结合学校实际,校领导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两点期望和要求,一是要求教师能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上去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二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