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总结评职称用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总结( 四 )


2、教师教学理念先进,在备课过程中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并精心制作课件,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
3、作业题型灵活,有代表性,作业量适中,老师在作业批改和评价上有创新,有的教师写评语,有的教师画笑脸,初步形成了一种具有激励意识的学生评价体系,可学习朱艳花老师的作业评价 。在作文批阅上也能做到及时,评语有针对性 。吕佩娟,路红英,杨振兰几位老师都做的不错 。
4、各种笔记完成及时,书写规范 。
二、存在的问题
1、备课中,个别老师有缺项 。尤其是单元备课,教学时间,成绩登记这几个小项 。还有个别教师没有附上单元测试卷 。
2、教案能紧跟教学进度,但是一部分教师没有做到提前一周备课 。
3、教案中的反思及时深刻,但博客更新不够及时 。
4、作文批改不够及时,有的教师写的挺多,但没有及时反馈给学生 。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导学案书写要完整 。教学进度要和计划相吻合 。
2、及时批阅学生的各项作业,加大激励性评价的力度 。批语要规范,清楚,给学生以榜样示范 。
3、作业本上教师指出学生的错误后,要及时更正,及时批阅 。
小学语文教学总结 篇5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职责之重大 。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当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 。
开学初,我浏览了下新书,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景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 。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靠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 。
其次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 。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 。要根据教材资料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 。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 。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 。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资料的矛盾处 。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 。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 。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 。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
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 。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进取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 。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进取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 。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构成有序、趣味、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 。经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资料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教学《九寨沟》前,我让孩子在对课文资料有必须了解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水乡的资料 。而在上课时,不仅仅讲授课文知识,还诉说了一些课外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为阅读打下伏笔 。
小学语文教学总结 篇6
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