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客称对特斯拉在华设厂感到“担忧”,专家:马斯克在商言商( 三 )


特斯拉还预测,全球电化学电池每年产能最终应当达到11488GWh,累计总投资额达2.18万亿美元;像Megapack这样的固定电化学储能电池年产能应达到2310GWh,累计总投资额为460亿美元 。
特斯拉没有理由错过这一轮储能“盛宴”,而其需要解决的瓶颈便是产能与成本 。

美政客称对特斯拉在华设厂感到“担忧”,专家:马斯克在商言商

文章插图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又一条鲶鱼?
特斯拉在其2022年财报中提及,位于加州拉斯罗普的40GWh Megapack工厂正在提高产量 。该工厂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快储能部署的增长 。但当被投资者问及“全球对储能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特斯拉应该在哪里建造下一批Megapack工厂?每个大洲需要多少家工厂?”时,马斯克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节点,只是回应称,“我们将在未来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更新,但这是我们正在审慎考虑的事情 。你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或明年看到相关公告 。”
此次Megapack工厂项目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算是靴子落地 。
特斯拉此前仅在加州拉斯罗普布局Megapack工厂 。马斯克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表示,上海工厂将作为加州工厂Megapack产能的扩充 。
除去扩充产能,降低成本也是特斯拉的目的之一 。路透社分析说,上海Megapack工厂项目将帮助特斯拉利用中国的领先电池供应链来提高产能,降低Megapack锂离子电池成本,以满足全球增长的储能需求 。
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包括电池、逆变器、热管理系统等在内的配套产业在中国更为发达,在中国建厂可以有效降低Megapack成本 。目前Megapack度电成本可能超过3000元,而中国类似产品的度电成本不足其一半 。
特别是随着锂离子电池重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跌,国金证券统计称,今年1月~2月的储能项目整体报价环比明显下降,2小时储能系统加权平均报价环比分别下降9.82%、2.18% 。
特斯拉并未公布上海Megapack工厂项目的电池来源 。Megapack原本使用三元电池,2021年和2022年曾出现起火事故,此后开始采购磷酸铁锂电池 。
相比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被认为能量密度更高 。“但由于新能源汽车空间有限,其要求动力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即在有限的空间内储存更多电量 。储能电池对能量密度要求较低,但对于成本与电芯的一致性要求更高 。”墨柯说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称,储能电池的最大特点是寿命要达到20年以上,并且大的储能项目对电池一致性要求更高 。他举例说,1GWh储能电站需要配备超过150万颗电芯,对产品一致性要求是汽车动力电池的10000倍以上 。一致性对电池表现至关重要,只有当每个单体电芯各项参数和指标尽可能一致,集成之后才能稳定工作 。
特斯拉利用中国成熟的供应链提高产能、降低成本,显然是希望像新能源汽车那样抢占中国储能市场 。
“目前Megapack上海工厂产品的定位是供应全球,但是目前美欧的政策取向是将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尽可能多地保留在本国、本地区,未来上海工厂如何将产品销往欧美市场尚存疑问,而如果仅仅针对中国市场,40GWh的产能在短期内又显得过于庞大 。”墨柯说 。
不过他表示,虽然特斯拉的储能产品目前在中国市场没有存在感,但是依然有潜力 。特别是当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占据相当份额,意味着需要与之配套充电场站,Megapack可以被应用于充电场站,帮助新能源汽车用户使用更多“谷电”,节约用车成本 。如果成本降低,将会有底气参与中国工商业储能市场的竞争 。
国内电化学储能市场正在迅猛增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194座,总能量为7.86GWh,同比增长175.81% 。其中,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储能电站总能量为6.8GWh,全部为磷酸铁锂电池 。其余电池种类为液流电池、铅酸和铅炭等电池 。
外界期待特斯拉再次成为搅动中国储能市场的“鲶鱼” 。
“特斯拉Megapack工厂落地上海,对于中国储能行业而言‘利大于弊’ 。一方面,与诸多To B的国内储能厂商不同,特斯拉是一个消费品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内普通消费者对储能行业的认知,有利于储能概念在舆论场上的进一步升温,从而带动资本市场关注度的提升 。”有国内储能企业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感慨,以特斯拉的实力,一定会倒逼中国企业向其看齐,注定存在鲶鱼效应 。尽管短期来看可能对中国企业构成压力,但外资进入一定会加速中国储能市场的成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