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 , 我被高尔基的精神所感动 。同样的 , 都是童年 , 他的童年是多么悲惨没有一丝快乐而言 , 而我们的童年是那么幸福 , 整天开开心心 , 衣来伸手 , 饭来张口 , 每天穿的都是新衣服 , 却不懂得珍惜 。高尔基能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下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 很不容易 。可我们呢?有这么优越的条件 , 还不认真学习 , 那就太对不起养育我们的父母了 。
读完了这一本书 , 我深深感受到: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的 ,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坎坷 。但只要像高尔基那样决不放弃 , 就一定能成功 。他决不言败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篇8
在那样一个专横、残暴 , 没有自由的时代里 , 高尔基以他的亲身经历写下这本书 。这包含着伟大、光明的灵魂的一本书 。我揣着一颗热烈的心读完了《童年》 , 此时 , 思绪此起彼伏……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后 , 跟随母亲来到外祖父家 。外祖父年轻时是个挺不错的小伙儿 , 后来因小染坊的生意衰败 , 他越来越吝啬 , 残暴 。他经常打阿廖沙 , 但是我不恨他 , 阿廖沙也不恨他 , 用外祖母的话说就是“他不过是变得愚蠢了” 。阿廖沙的童年时代便在这样一个“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 。但是 , 阿廖沙遇到的宽容、慈祥的外祖母;善良、乐观、富有同情心的“小茨岗”;忠厚老实、教导阿廖沙要做“正直的人”的老长工格里戈里;以及为科学献身的进步知识分子“好事情” , 却给他晦暗 , 令人窒息的童年带来温暖、光明和希望 。我想 , 能在那样一个环境下成长成一个正直、勇敢的人是不易的 , 但阿廖沙做到了 , 为什么?
因为他周围的人给他带来了点点滴滴的光亮和温暖 , 更因为他对每一个明天的乐观和向往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 它带领人们挣脱束缚 , 走出荆棘 , 勇敢面对一切坎坷 。我相信:即使黑夜再漫长 , 白昼也会到来 。相反 , 也有许许多多原本璀璨的人过早消逝了 。“我愿我从明天起 , 劈柴 , 喂马 , 周游世界;我也愿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 也愿把我的爱传递给每一人;我也愿能有一座小房 , 从明天起 , 面朝大海 , 春暖花开” , 这位对明天有着无数憧憬的伟大诗人——海子 , 本应在诗歌的世界尽情发挥他无尽的诗情 , 可是 , 他却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他平躺在铁轨上 , 飞驰而来的列车也发出剧烈的“呜呜”声 , 似乎在为他恸哭、惋惜 。想想海子卧轨自杀 , 老舍投湖自尽 , 莫泊桑举枪自杀……到底为什么?因为受不了黑暗的压迫?还是 , 没人理解你们孤寂的心?但是如果你们没有死去 , 而是选择坚强的生活 , 我想 , 你们会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可世界上什么都有 , 就是没有“如果”……世事漫随流水 , 在成长途中 , 唯有坎坷是伴 , 磨难是伴 , 如果没有一颗乐观 , 勇敢的心 , 就看不到明天初升的太阳 。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篇9
最近 , 我读完了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 。当我怀沉重重的心情放下书时 , 我想起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 跟高尔基的童年时多么的不同呀!
《童年》讲述了阿廖沙四岁时 , 父亲逝世 。他跟随母亲到了外祖父家 。之后 , 母亲又远走他乡 , 四处飘泊 。阿廖沙从小与外祖母外祖父相依为命 。外祖父因为缺钱 , 十分专横、残暴 , 还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 。外祖母则是慈祥善良 , 教会了阿廖沙明辨是非 , 像一只蜡烛 , 点亮了阿廖沙的人生之灯 。阿廖沙还认识了聪明能干的小茨冈、落魄的“好事情” , 还亲眼目睹了小茨冈的死亡 。每个人不同的性格 , 都给阿廖沙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 他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
其中我最喜欢阿廖沙的外祖母 , 她善良、乐观、坚强 , 竭尽全力地关心和保护着阿廖沙 , 尽量不让他受到伤害 。她用她的宗教、童话故事和她的歌声教会了阿廖沙正义、善良 。虽然生活非常艰辛、屈辱 , 但她还是保持着一颗宽容的心 。
推荐阅读
- 名著童年的读后感悟 名著童年读后感7篇
- 《童年》第10章读后感 《童年》小说读后感10篇
- 小学生阅读童年读后感 童年小学生读后感10篇
- 名著童年的读后感悟 外国名著童年读后感7篇
- 童年读后感美篇 童年小学生读后感5篇
- 星空下的童年读后感心得 童年读后感心得7篇
- 2022冬奥会小学作文 2022《他_了》小学作文
- 《童年》读后感范文600字 《童年》读后感范文
- 高尔基关于自信的名言 高尔基自信的名言
- 童年高中学生优秀读书笔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