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范文( 二 )


2、填一填
÷40=(×4)÷(40×□)
=(○□)÷(40÷5)
=(×7)÷(□○□)
=□÷80
=□÷□
三、应用
1、示24000÷6000,你有什么新想法?(竖式上怎么表示?)(板书)
100个0 100个0
2、与计算机比速度:36000…000÷6000…000=
3、赛一赛
4800÷600○48÷6 35000÷5000
700÷90000 4500÷50
4、挑战
0÷125
四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知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2021范文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试用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范文】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
3,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教学重点:
为什么必须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过程:
引入:
1、同学们都认识什么数?
2、这节课我们来初步认识分数 。
3、猜想:这种数为什么会叫分数?
准备:
(一)分与平均分
问题:6个苹果可以怎样分?
方法:对几种平均分的结果提问 。
小结:象这样每份同样多的分法是平均分 。
(二)分数的产生
问题:3个苹果可以怎样平均分?
平均分成的每份还能用整数表示吗?
说明:这就要求产生一种新数----分数 。
新课:
(一)认识二分之一和二分之二
1、认识二分之一
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
说明:2份中的1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
2、认识二分之二
演示:2份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
说明:这样的2份是2个1/2,也就是苹果的2/2 。
3、强化平均分
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大小不同的2份 。
问题:2份中的1份还是这个苹果的1/2?为什么?
说明:只有平均分成的两份,每一份才能用1/2表示 。
4、过渡:
学生动手操作:折出图形纸的1/2;
问题:怎样折出图形纸的1/2?
方法:学生演示折纸的方法和结果 。
问题:如果大家继续平均分,能得到正方形的1/4吗?
(二)、认识四分之一和四分之几
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展示折纸的结果 。
问题:为什么4份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这样的2份,3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方法:指一指哪是正方形的2/4;
闭上眼睛想一想3/4是什么样?
举起正方形的4/4;
问题:为什么4/4是整个的正方形?
2/4,3/4,4/4都和谁有关系?
说明:1/4这样的分数很重要 。
过渡:如果继续平均分,还能得到几分之几呢?
(三)、认识三分之一和三分之几
出示:一根钢管
问题:要得到钢管的1/3需要怎样平均分?
出示:一个圆
观察:钢管的1/3和圆的1/3
问题:你又发现什么?
说明:把谁平均分了,得到的分数就是谁的 。
(四)加深理解
出示:花瓣图,看图说分数
小结:1/2,2/2,1/3,2/3,3/3......都是分数;
几分之一都很重要,有这样的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 。
学生举例
(五)看图自学
1,看书:P178页(学生边看边说)
2,说一说:对分数又有了哪些了解?
3,反馈:看图写分数、读分数
(1/9)(5/9)(4/9)(9/9)
巩固练习:
1,判断:图1的红色和绿色部分各是线段的几分之几?
图2中的绿色部分是线段的5/8吗?
2、猜想:出示不平均分的苹果图
问题:每一部分不是苹果的1/2,大概是苹果的几分之几呢?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准确呢?
学生总结: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2021范文4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在南极考察时看到了天上有47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看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自由提问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如果出现“一共有多少只贼鸥?”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数出贼鸥的总数,如果有学生会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来,但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 。如果学生不能提问出“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 。
二、解决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