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春季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四 )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4.体会混合运算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关于生活中的大数
1.联系生活实际 , 学习万以内的数
2.通过实际操作 , 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3.通过“拨一拨”活动 , 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
4.安排一定数量的估一估活动 。
(三)关于万以内加减法
1.分为两个单元
“加与减(一)”是基本计算 ,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与减(二)”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分散安排的目的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 , 学习内容多样化 ,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 , 基本计算能力的形成 , 需要一个过程 , 分散安排 , 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 有利于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计算的基本要求 。
2.删繁就简 , 突出基本算理
3.创设问题情境 , 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
1.《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 。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 , 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 , 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 , 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2.《生活中的大数》 , 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 , 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 , 能结合实际 , 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 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 , 会比较数的大小 , 培养学生的数感 。
3.《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 ,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 , 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 , 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 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 , 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 , 形成习惯 。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 , 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二)空间与图形
1.《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 , 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 , 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2.《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 ,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 , 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 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
3.《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 , 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
(三)统计
《调查与记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 , 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 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习 , 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 通过这些活动 , 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 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 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
教学重点:
1.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 ,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 , 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 , 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2.结合具体情境 ,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 , 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 , 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 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 , 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 , 形成习惯 。
3.借助实践活动 , 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 , 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