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英语教师工作总结 七年级教师工作总结10篇最新( 七 )


在这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能够渗透新课标理念,不断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部的安排下,深入学习、钻研探究式教学,并作了一定量的理论学习笔记,学习中,获益非浅 。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教学工作,备课及时,作业量适中,批改指导及时具体 。根据语文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参入语文研修课的上、听、评课,从其他教师身上取长补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
课堂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本学期教材,除文言文外,大部分课文由学生根据自学的模式自学,教师点拨指导,通过尝试,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学习实践的方法,进一步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
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思考,现就“课堂提问”这方面的思考作一个小结 。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作着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也通过自身的经历深深的感知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到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进而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入、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呢?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知识还不丰厚的初中生来说,想让他们直接从文本当中激起阅读兴趣,从而获得知识上的教益,得到美的享受,那是不切实际的 。
那么,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 。
既不能过于肤浅,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 。太浅,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太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事与愿违 。问题的难度应以水平较高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
其次,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 。
第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
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 。
第四,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 。
切忌提“漫谈式”的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的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 。
第五,培养学生生成问题的能力 。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把学生推向主体,很多问题由学生自己生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当学生的问题提得过多过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整合,随着问题的解决,正确对待不断产生的新问题 。
七年级教师工作总结10
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和七2、八2两个班的政治教学工作 。通过上一学期的磨合,孩子们对于我的教学方式已经基本适应,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现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
一、本学期的个人收获
1、专业知识的不断提升
这一学期,我们组内开展了多次组内研讨课——同课异构活动 。通过组内老师们一起对一节新课的备课:备内容、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等等,到第一次试讲,再到二次备课,再次讲课,最后一起评课 。这样的活动虽然很“磨人”,但是也真的很锻炼人 。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我对课本知识的整合更加娴熟,对于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知识把握得更加精准,对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也更有信心 。“蚌病成珠”,没错的,过程越辛苦,结果越喜人 。
2、学习与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懂得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那将是老师自己的悲哀、学生的遗憾 。这一学期,我读了几本教育学和心理学书籍 。看罢之后,很后悔自己现在才看,但又庆幸现在我看了 。对于每个阶段的孩子,我们都要在了解他们的心理基础上,展开教育教学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开始渴望独立与尊重,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人格,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独立空间,给课堂留白、给教育留白,避免满堂灌、一言堂 。同时,我们也要试着将他们“大人化”,不要总以为他们小,什么也不懂,其实不然,这个阶段的孩子什么都懂,只要你跟他耐心讲道理,他是明白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打心眼里明白老师的用心 。这一学期,我和七年级的学生交流的比较多,孩子们都能主动向我敞开心扉,讲心里话,我感到很欣慰 。虽然,有时候我也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是至少我能够成为他们合理宣泄的对象,缓解一下他们的情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