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 )


梯形的面积 =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的推导结果进行比较 , 最后得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
师:如果上底用字a来表示 , 下底用b来表示 , 高用h来表示 , 那么梯形面积公式用字母公式可表示为什么?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h÷2
五、巩固提升
1、(出示课件) , 三峡水电站全景图及第89页例3并读题 。同时出示水电站的横截面的简图(梯形) 。提问 , 实际求什么?
S =(a+b)h÷2
=(36+120)×135÷2
=156×135÷2
=10530(㎡)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 你发现了什么?
六、总结结课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要计算梯形的面积 , 必须要知道几个条件?还要注意什么?
2、我们是怎样得出梯形面积的公式的?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利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并会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梯形的面积 =上底×高+(下底-上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梯形的面积 =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最新202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 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 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 , 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 , 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 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 , 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 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 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
教学难点:
理解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等时 , 任意摸一次 , 摸到红球和黄球的---会是相等的 。
教学准备:
多媒体 , 红球3个 黄球3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 激趣导入 。
1、出示装有3个红球的袋子
(1)谈话:如果从中任意摸一个球 , 结果怎样?(一定摸出红球)
(2)往口袋里加入3个黄球 , 如果从这样的口袋里摸一个球呢?(可能摸出红球 , 也可能摸出黄球)
2、揭题:在我们的生活中 , 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 , 有些事情会不会发生难以确定 , 只能说具有可能性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问题 。(板书: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 , 探索新知 。
1、摸球 。
(1)猜测 。
(出示上述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透明口袋)
谈话:不看球从这个口袋中每次任意摸一个球 , 摸出以后把球再放回口袋 , 一共摸40次 。猜一猜 , 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学生自由猜测
(2)验证 。
谈话: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 , 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 , 我们可以怎么做?(摸一摸)
①明确活动要求 。
谈话:摸前先把袋中的球搅一搅 , 然后不看球从中任意摸一个 , 摸出后进行记录 , 把球再放入口袋中 , 如此 , 一共摸40次 。
②明确统计方法 。
提问:怎样能记住每次摸球的结果呢?
以前我们用过哪些方法来记录?(画“√”、涂方块…)
在生活中 , 你还见过哪些记录数据的方法?(引导说出画“正”字的方法)
怎样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呢?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教师相---出示“摸球结果记录表” , 向学生介绍 。
讲解示范:一画“一”表示1次 , 1个“正”字表示记录5次 。
红球
黄球
③明确分工 。
谈话:活动时我们要互相合作 , 互相帮助 , 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请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活动 。
④活动体验 。
学生分组实验 , 教师巡视指导 。
(3)归纳 。
①各小组交流汇报统计结果 , 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