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以上的信息流文案,用了这5个套路!( 三 )


也就是说:我们总需要融入一个又一个陌生的群体 。
而要快速融入一个陌生群体 , 捷径就是:模仿群体内成员的行为 。
所以 , 初入职场的女大学生会模仿公司里白领群体的行为 。 比如买奢侈品包包、化妆、穿职业装等 。
而这些 , 都是她们能快速且顺利融入新圈子的“通行证” 。
同样 , 想进投资圈 , 你可能需要先模仿群体内成员的“常规操作” , 比如跑个半程马拉松 。
同样 , 在学生时代 , 为了和班上的坏小子们打成一片 , 很多人学会了吸烟 。 在这里 , 吸烟 , 是顺利融入这个群体的通行证 。
所以 , 想在营销推广中借用 , 你就要经常问自己:
1)我的目标受众 , 他们渴望融入什么群体?
2)这个群体有哪些 普遍的行为习惯?
3)使用我的产品 , 我的目标用户 是否能达到模仿群体内成员的目的?
2、回避群体
在一项关于美国大学生的研究中 , 心理学家们发现 , 当得知研究生是购买垃圾食品的主要群体时 , 本科生大大减少了垃圾食品的消费 。
这是因为 , 研究生是本科生的回避群体 , 这些本科生通过减少和研究生的相似行为 , 来与他们形成区隔 。
所以 , 如果使用你的产品 , 能与回避群体形成区隔 。 往往就会赢得消费者的选择 。
比如经济学人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我从来不读经济学人———一个42岁的管理培训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