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 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二 )


3.做好入学教育 ,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
新学期的前两个月是班主任工作最关键的时刻 。如果这两个月的工作做得好 , 以后的工作就得心应手了 。这两个月工作的重点是帮助
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 包括学习、纪律、健康、生活等 。学生刚入学时有不同的习惯 。耐心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 , 养成你期望的习惯 。特别重要的是认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比如上课多思考 , 课后多总结 , 这是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 。我认为我们班良好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升学教育 。
4.借鉴他人优秀经验 , 建立奖惩机制 。
在班级管理中 , 我借鉴了其他老师的一些经验 , 在班级中引入了规章制度 , 如《班规与班级》、《学生作业检查与登记》、《班级每日日记》等 , 让值班班组长能够明确奖惩学生 , 奖惩适度 。“十佳班”是从学习、纪律、责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园地 。我以每周讲座和一月特等奖的形式给“十佳班”学生颁奖 。通过这些竞争机制 , 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 , 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 从而形成大家都争第一的良好局面 。
问题2:班主任如何营造主人翁意识 , 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事可做?这个问题我也想过 , 也和很多老班主任交流过 , 向他们学习 。班级管理应该是民主与法治的结合 。一个群体离不开活力 , 班级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 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要为这个班争光 , 让他们的集体意识得到加强 。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 , 鼓励他们 , 宣传他们的个性 。因此 , 在努力规范班级管理制度的同时 , 我积极培养班级民主的氛围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 我有一个最大的体会 , 那就是让学生尽可能把容易的事情做好 。即应遵循以下两点:能做好班干部工作的班主任不应插手;能做好学生工作的班干部不插手 。一位老班主任告诉我 , 班主任就像当家长一样 。如果父母为他们做了一切 , 他们就不能培养出有才华的孩子 。相反 , 他们应该在民主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权 , 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指导 。
在这里 , 我突出一点 , 那就是“把班会的舞台留给学生” 。这种方法最早是从杨勇先生那里听说的 。我记得11年的夏季会议 。当时 , 杨先生刚刚结束一场精彩的演讲 , 回到座位上 。我心里对这种方法很肯定 , 也很佩服 , 但同时也很担心:杨老师带的学生都是初三学生 , 我们班的孩子才9、10岁 , 很多人都很少说话 。这个方法有效吗?但我决定试试 。现在如果我班的班会不是什么特别需要通知的事情 , 我基本上都是让班委轮流主持 。看学生的主持 , 其实可以发现他们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表达欲望 。张咪的严谨、何伟的全面、杨贺的委婉 , 都体现了孩子们对班级管理的重视和内心的声音 。不用我帮忙 , 我班班委就可以开学习经验交流会 , 开班级坏习惯交流会 。这些都让我明白 , 学生的能力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 , 我可以向他们学习 。
问题3 。如何管理调皮的学生?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 , 我们应该欣赏淘气的孩子 。班级管理中 , 仍有学生故意欺负弱者 , 扰乱课堂纪律;经常不做作业 , 多次违纪 , 屡教不改...其实这些调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 。通过和谐的教育手段 , 孩子的调皮就会变得有层次 。老师和家长通过一句赞赏的话 , 一次温柔的抚摸 , 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 将非常优雅和艺术化地训练调皮的学生 。那么 ,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管理调皮的学生 , 这里有一些建议 , 我想一起纠正一下:
首先 , 尽量和调皮的学生签订“协议” 。
调皮的学生在学习和纪律上约束力差 。老师和调皮的学生可以互相表达决心 , 并签署自我约束的条件 。比如调皮捣蛋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做” , 即不欺负弱者 , 上课不故意捣乱 , 不拿别人的东西;教师也可以坚持“六不批评” 。办公室还有其他老师不批评 , 独立工作不批评 , 反映情况不批评 , 提问回答问题不批评 , 犯错不批评 , 独立做错题不批评 , 不在家长面前批评 。这是为了创造自我约束的条件 , 教育调皮的学生 , 尊重调皮的学生 , 更重要的是在自我约束上为他们树立榜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