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北师大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范文( 四 )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 二〉、动手实践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是计算方法,通过动手将圆拼成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你能总结出圆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关系吗?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说说你把圆剪拼成了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你发现什么?(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
2、[学生回答] 总结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语言描述: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3、[学生回答]圆面积计算公式:
s=πr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根据半径计算出圆的面积:(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r=1 r=2 r=3
2、练一练
r=9,s =______________;c=12.56,s =_______________;
r=5,s =_____________; d=8,s =__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圆面积计算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r2=r×r
(2) π取3.14 。
〈五〉、知识应用
用一根长3米的绳子,把一只羊拴在树杆上,羊的活动范围是多少?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 。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
〈七〉[作业]随堂练习 课本
北师大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最新范文5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
教学内容:
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的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2~3页的例1、例2,练习一1~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
(2) 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我们全班有40名同学,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不叫出你们的名字,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
今天继续在前面学习过前后左右的基础上学习《位置》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 谁能描述出--同学具体坐的位置?
有的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的方法描述同学的位置,也有的同学用第几行第几列或第几列第几行来表述 。老师都给予肯定 。
如果老师用第3列第4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先指名说说,然后同桌互相提问互相说 。可以采用不同的问法来练习 。同学互相评价 。
(3) 教师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3列第4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3,4)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同学互相评价 。
2、师生小结例1:
(1) 刚才大家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 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让学生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