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微信支付消失了 得物怎么微信支付( 七 )


得物做社区的目的主要为了提高平台的粘性,如果只是卖货平台变成纯零售终端,用户交易完就走,DAU/MAU、用户留存非常低,没有壁垒 。
从目前来看,得物仍然重交易,社区是其短板,得物并没有明显的壁垒 。
目前社区像是一个大杂烩,一进入社区就是ootd穿搭,或者没有营养的 *** 姐摆拍获取流量,或者只是上脚图;
可以在社区里展示推荐穿搭照片,但提高用户长期留存不能只靠 *** 照片,不然永远是一个穿搭图片社区,而不是潮流社区;
从内容供给上:得物社区目前尚未建立优质内容持续输出与供给机制,缺乏有效的激励策略持续让ugc和pgc产出优质内容 。

得物微信支付消失了  得物怎么微信支付

文章插图
球鞋是需要讲故事的,需要有搭建优质内容,要有完整的发现&沉淀机制,优质生产者上升机制,才能确保社区有持续不断的优质内容生产的输出与供给 。
从社区氛围上:得物对于社区的维护,要建立明确的社区氛围与内容品质的维护机制,防止内容水化 。
目前大量的UGC内容,同质化严重,社区缺乏文化和价值观,KOL和KOL,用户和用户之间都是缺乏连接的孤岛 。
如果用户没有固定或者长期互动的圈子,社区很难活跃起来,取而代之的的变成品牌的营销号铺天盖地 。
从流量分配上:未解决好流量分配和推荐问题,多品类运营首页没有做好流量分发,人与内容匹配不精准,导致转化效率的下降 。
得物需要做好优质内容分发,在内容品质的水准与用户信任度能够持续维持的前提下,社区和交易才能共同繁荣 。
哪些是对社区长期有价值,哪些是短期有价值?
什么样的内容算是优质内容?什么样的用户算优质用户?怎么能吸引优质内容创作者进来且能够留住,优质内容生产者怎么去和单纯发 *** 的颜值类KOL对抗流量?
认真输出原创内容的达人如何和随便上脚一双倒钩图的普通用户对抗,这都是得物需要做好流量分配,并且提升推荐分发效率的问题 。
上文从内容供给、社区氛围、流量分配、个性化推荐几方面分析得物社区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人不行,这个圈子能输出优质内容的人太少了 。
得物和抖快、小红书不一样 。
得物微信支付消失了  得物怎么微信支付

文章插图
从内容形式看:抖快是走规模和内容分发的模式,全品类的覆盖 VS小红书只聚焦在少部分和时尚和美相关的领域VS得物只聚焦潮流,潮流里面又主要以球鞋为主 。
从内容主题看:抖音是心智占领型、娱乐消费为主VS小红书生活分享小剧场VS得物潮流好物聚集地 。
虽然都是社区,但得物的定位,决定了它的垂直度非常垂直,导致它所面对的用户和内容都是非常窄的,不像抖音、快手面临的用户是普罗大众的,内容也是全品类的覆盖 。
目前大家看到的球鞋博主、潮流博主更多的是这个领域的爱好者,本身接触的时间都不长,而且都是年轻人,甚至很多是还没有毕业的学生 。
这些人也只是踩到了球鞋的风口,KOL除了晒穿搭、晒上脚图,能输出优质的内容寥寥无几 。
得物过去增长依托所谓的 *** 潮品、联名款去获取新的流量 。
获取流量后在站内的承接、在内容分发上同样依赖尖货,什么品火,平台重点推荐相应种草穿搭内容,同时借助明星效应,明星上脚等宣传集中把品打爆,这是平台运营一贯思路 。
人跟货走,而不是人跟着内容走,目前大部分用户的心智仍然是因为得物有了货,有渠道,顺带去逛社区,而不是因为有了内容,才知道货 。
带来的问题就是KOL也往往跟着平台走,什么球鞋火,就晒对应的图片,而且往往优质内容供应能力不具备可持续性,只要一旦热度下降,内容供给就会减少 。
激励策略、流量扶持都是手段,本质还是人不行,输出优质内容的人太少 。
得物目前能做的就是不断扩品类,在每个品类下希望培养一批KOL,让更多人进入社区或者通过更多的 KOL 分享,让人知道得物在做什么,让人知道得物在卖什么,继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去得物上进行一个消费,通过社区运营来赋能交易 。
从得物底层商业模式来看,得物卖家模式是多方竞价、低价露出,一品多商的模式 。
一个商品链接背后包含多个卖家,卖家不愿意在社区里面去做有意思种草内容,因为背后能够产生交易转化的部分,不一定是他自己的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