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按时辰八字起名字( 二 )




关于如何根据时辰八字取名的禁忌
1.禁忌祖先和圣贤的名字
汉族人起名时一般会避开祖先的名字 。第一 , 汉族传统讲辈分 。祖先的名字不仅扰乱了世代的排名;而且会被认为是对祖先的不尊重 。其次 , 是由汉族的特殊性决定的 。汉族姓 , 先继承继父的姓 , 再给自己起名字 , 而一些少数民族或外国人有自己的名字 , 父姓或母姓和父姓 。比如 , 法国人的名字通常有三段 , 即本名、母姓和父姓 。如果中文名是继承父姓 , 加上祖宗的名字 , 那么两者没有区别 , 所以你根本分不清李四是爷爷还是儿子 。
在封建制度下 , 人不仅要“尊祖敬祖” , 而且要被视为至高无上 。即使他们直呼君主的名字 , 那也是一个大错误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 , 仅这一条就能置人于死地 , 伤及九族 。所以这种禁忌被称为“民族禁忌” 。但就现代人而言 , 只论名字 , 一般不会用伟人、名人的名字作为名字 。然而 , 有些人取伟人或名人的名字是因为他们钦佩他 。比如李大林、张大奕就是以李大钊、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 。姓赵、姓关的人 , 当然不应该叫“子龙”或“云长” , 否则就没有古今之分了 。
2、禁忌冷言冷语
名字是用来交流的 , 否则名字就失去了价值 。当今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 , 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汉字绝大多数仅限于常用字 。如果起名字的时候用了一些生僻字 ,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 那肯定影响人际交往 。用生僻字起名字 , 只能白白增加别人工作的难度和麻烦 。
人们起名字时选择生僻字的动机其实很简单 , 就是为了标新立异 。而人们普遍认识的常用词也不过三四千字 , 取名主要是为了让别人称呼 , 而不是为了卖弄学问 。有人曾经说过 , 比如你去某个部门应聘 , 如果主管领导看了你的简历都认不出你的名字 , 那他对你的印象肯定会很模糊 。如果他叫你的时候念错了你的名字 , 而你纠正了 , 这一幕可能会让领导很尴尬 。领导丢了面子会觉得尴尬甚至生气 , 你可能会因为领导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而觉得被轻视 。在以后与上下级相处的过程中 , 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和谐或者不和谐的情况 。
虽然命名要避免约定俗成和雷同 , 但也不能靠使用生僻字 。使用生僻字影响形象 , 妨碍交流 , 得不偿失 。我国汉字数量众多 , 仅《康熙字典》就有42000个 , 174个字 。此外 , 简化字、古今字、正统字之间往往也有细微的差别 。以前人们起名字 , 喜欢翻康熙字典 , 这还不够 。当我们要用工具书的时候 , 最理想的就是《现代汉语词典》 。还包括每个字下的字 , 对命名人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这本参考书的使用也要注意 , 使用时要避免里面的生僻字 。
3、忌讳姓名字体单调重复 。
有些人喜欢利用汉字的物理结构做文章 。例如 , 施、雷、林、森、聂、二等名字就是例子 。这种命名有很好的审美效果 , 可惜我们的姓氏能用的这么少 。而且即使是石、林、聂三姓 , 也不可能人人都用这种方法 。
用字形起名字的时候 , 以前有两个技巧 , 一个是分姓 , 一个是加姓 。所谓分姓 , 是指把名字的一部分作为名 , 或者把姓分成两部分作为名 。比如商汤侍郎伊尹 , 就是他姓“尹”的一部分 。此外 , 现代著名音乐家聂耳、老舍、张大公、季、董、杨等也属于这一类 。此外 , 雷雨田和何也把他们的姓分成两部分作为他们的名字 。有些古人把名字分成字 , 如南宋爱国诗人谢翱 , 他的字于 , 意思是把字从名字中分离出来 。明代张仪的字三义 , 徐方的字方舟 , 宋梅的字文煜 , 清代尤侗的字同仁 , 林佶的字吉仁都属于这一类 。如清代的毛启龄 。还有人把名字分成数字 , 比如清代的古月老人胡珏 , 水月天路老人徐渭 。
所谓给名字加姓 , 就是在姓氏上加一些笔画或偏旁部首 , 组成新词成为名字 , 如林森、徐雨、金鑫、李记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