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罗氏族谱大全(15)



先秦时期 , 罗氏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甘肃、山西地区 。到楚文王时 , 罗姓族人向南进入湖南的汨罗县 。并产生以“罗”命名的县一一罗县 。秦汉时 , 罗姓向东发展 , 沿长江而下 , 已播迁至江西南昌地区 , 秦·武陵郡守罗君用(笔者注:许多姓氏书、《罗氏族谱》载“武陵令罗君用” , 查《汉书·地理志》秦时“武陵”为“郡” , 今改之 。)之子、灌婴部将(笔者注:《江西通志》有传 , 许多罗氏族谱载任大司农 , ***有族谱载为“大将军” , 《南昌考古录》载“官职失考”) , 族谱载 , 其出守九江 , 继续完成颍阴侯灌婴在南昌筑城任务 , 并环城广种豫章树(樟树) , 逐步繁衍生息 。

东汉末 , 豫章罗氏世家子弟罗邵任侍中 , 封列侯;晋·罗企生、罗遵生兄弟以“—门忠孝”名著 , 一直发展到宋朝 , 成为江西的大姓 。尤其理学家朱熹的祖师、福建沙县人罗从彦 , 祖籍豫章 , 士人学者以“豫章先生”见称 。宋·宰相罗点(江西抚州崇仁人)是豫章柏林里罗文通的后裔 , 《宋史》有传 。还有一位“豫章罗”女性 , 唐朝时嫁给一位赵姓王爷 , 封为“豫章郡夫人”等 。从史料、罗氏族谱中 , 可知豫章罗氏发祥于汉 , 至宋 , 尤其南宋 , 朝廷偏安杭州 , 罗氏开始重放异彩 , 出现“一门七进士”的罗绋家族 。明朝时 , 人才辈出 , “吉安三罗” ——明·哲学家、礼、吏部尚书罗钦顺;明·状元、学者罗伦、罗洪先等为代表 , 为豫章罗氏增光添彩 , 代有闻人 。但吉安地区罗氏追溯源流时仅断自唐·吉安刺史罗崱(注:任职有数说 , 从《桃林罗氏谱》) , 并明确其先祖来自浙江钱塘 。后罗崱后裔严遵祖训 , 亦断自唐·罗崱 。但宋代乡间大儒、举人罗绋的女婿、著名诗人杨在《四库全书》中留下《诚斋文集》 , 保存了大量罗氏珍贵史料 , 其在《罗氏万卷楼记》一文中断言:“罗氏 , 皆豫章别也 。其在于晋 , 君章(注:罗含字君章)”以文鸣降;及五季(唐五代十国期间) , 则有江东公(罗隐号“江东生”) , 今庐陵之罗 , 其后也” 。明确庐陵(今吉安地区)罗氏是豫章罗氏的一个分支 , 其先祖可追溯至晋长沙相、散骑常侍、著名文人《湘中记》作者罗含及唐末五代初的诗人“唐三罗”之首——罗隐 。

唐·林宝受御命主撰的《元和姓纂》中 , 不知为何没有“豫章罗”的名次 。大概唐朝时 , 李世民改革姓氏制度 , 强制削弱“晋之王、谢 , 唐之崔卢”的世家大族势力 , 按当朝官品位重排姓氏大族 。“豫章罗”在唐朝林宝撰《元和姓纂》时没有在当朝有高官者 , 所以与“长沙罗”一样未列名次 。

姓族:名族 , 望族 。《后汉书 朱穆传》:“臣闻汉家旧典 , 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 , ……省尚书事 , 黄门侍郎一人 , 传发书奏 , 皆用姓族” 。李贤注:“引用士人有族望者” 。又北魏孝文帝下诏制定姓族 , 以奕世有大官者为姓 , 次为族(见《魏书·官氏志》) 。汉代 , 豫章人首见封侯者为罗邵 , 他官为“侍中” , 必出自姓族 , 其封侯之事由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有记载 。可惜笔者所见罗氏族谱 , 竟无一本有载 , 但他为“豫章罗氏”是汉代姓族 , 留下确证 , 为豫章罗氏争得很大的光荣 , 是一位被罗氏后人遗忘的、为“豫章罗”姓族声誉做出杰出贡献的罗氏先人 。
现在海内外—千多万罗氏 , 大多数源出或奉“豫章”为郡望 。

长沙
长沙郡 , 秦置 , 时户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五十四 , 人口:一百零五万九千三百七十二人 。十三城 。临湘;攸;茶陵;安城;酃;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原注:帝王世纪曰:有广陵亭 。《湘中记》(笔者注:罗含著)亦云:二妃之神(罗孝女、孟姜女) , 刘表为之立碑];醴陵;容陵 。(据《后汉书》南朝宋 , 范晔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