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些年民间兴起的续修新谱的热潮中 , 一些有识之士努力使姓氏谱牒文化和正当家族活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犹如使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一样 。
族谱的保管
族谱是神圣的 , 也是神秘的 。各房各支领谱后 , 均要妥善保存 , 一般秘不示人 , 更不能出卖 。每年大祭时 , 都要将谱带到祠堂查核 , 如保管不善 , 将受到训饬 。擅自出卖的 , 将被视为不肖子孙而逐出宗族 。有的宗族为了妥善保存族谱 , 特别配制一种谱箱 , 用来收藏族谱 。如新化罗氏民国三十年修谱时 , 特制 34个“族箱” , 每个需用法币7元2角;安化罗氏民国三十七年修谱时 , 除征收丁费和领谱费外 , 还另征“谱箱谷”一种 , 共修谱重5通 , “每通精制木箱装置之 , 以归划一而免散失也” , 并谆谆告诫族人 , 族谱“系一家之言 , 自倡修至成卷 , 固非易事 , 宜珍而藏之 , 毋使损毁或失逸”(罗氏族谱《例言》) 。
谱序
在篇什繁多的古代散文中 , 我们读到过许多“序”文 , 或诗序 , 或文序 , 或图序……但却很少读到过谱序 。这是因为族谱的不公开刊行于世 , 有比较普遍的保密性所造成的 。
但是 , 它毕竟属于散文的一种 。从罗姓族谱的几篇序文中 , 我们完全可以对它的艺术特征作出评断 。它是一种朴实的纪实散文文体 。
族谱本身就是一种纪实文体 , 它的内容要求真实(尽管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疏漏之处) , 来不得半点虚夸和矫饰 , 家族的发源、迁徙、生息、繁衍 , 此中涉及的人物、年代、地名、历史事件 , 都具有一定的纪实性 。因此确定了谱序的叙述和论证必须与族谱的内容相吻合 , 文字也就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形态 。如郭嵩焘所作的谱序 , 对古罗国的盛衰和湘乡韩湾罗氏的源流 , 均有所考证 , “自湖以南诸罗氏 , 皆原本吉水 , 从族望也”一句 , 道出了湖南罗氏的迁徙所自 。
族谱记载的是一个家族的发源、迁徙、生息和繁衍的一个悠长的时空范畴 , 充满了一种苍凉而雄劲的历史感 , 因此谱序的作者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处 , 用博大的胸襟、广远的目光以及精深的学养 , 去俯瞰家族的生命史 , 并用极具概括力的文字对这部生命史作简约的勾勒 , 体现出一种大手笔的韵致 。
此外 , 修撰族谱是为了理清这个家族的渊源关系 , 为了正长幼、明尊卑的人伦之本 , 以加强家族的认同意识 , 维护家族的安定团结 , 进而造益于社会 , 谱序往往言简意赅地对这些属于儒家的正统思想进行赞颂和阐发 。到了近代 , 更是随时代发展而进步 , 如罗驭雄所序《杞公民国戊子族谱》一文中的最后一节 , 阐述了“家”、“国”与“世界”的关系 , 独具新意:“故敬宗收族 , 实乃世界和平之起点 。”
谱序的作者 , 大多为当时的名人 , 或以官显 , 或以文重 。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权威性 , 又为这个家族增添光彩 , 如明代的解缙、清代的郭嵩焘 。还有一类作者 , 既官显文重 , 同时又是该族的子孙 , 如罗颖、罗钦顺、罗洪先、罗典、罗泽南、罗驭雄等
罗姓家谱之罗姓家谱文献目录

文章插图
(引自《中华姓氏通史》罗文华聂鑫森著 东方出版社2000.12)
罗氏重修宗谱不分卷 (明)罗口口等纂修 明隆庆六年(1572)刻本十三行行字不等 白口 四周双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
豫章罗氏重修宗谱不分卷 (明)罗宪通等纂修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刻本行字不等 白口 四周单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
庙事志七卷 (明)罗应鹤明万历刻本十行每行二十字 白口 四周双边 单鱼尾 上海图书馆藏 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史部传罗氏家谱不分卷 (清)罗万锦 罗万绣纂修 稿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推荐阅读
- 2019年中秋节日子适合开店吗?中秋各地有什么风俗活动?
- 白露节气有什么风俗习惯?全国各地白露风俗
- 各地杨氏族谱大全
- 各地张氏族谱大全
- 陈姓族谱
- 这几天怎么了,全国各地不断的出现刑事案件?
- 超薄i5笔记本性价比高 4000左右i5的笔记本
- 河南各县最新人口排名「河南各地人口最新排名」
- 全国100个城市房价排名 全国各地房价一览表2022
- 白露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白露时节各地饮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