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天地人》教案( 四 )


B.反馈指导:提示注意每个词之间的停顿 。
(三)朗读整篇课文 。
自由练读——指名反馈——自由练读——齐读 。
四、认字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
(二)游戏认字
1.我说号码,你读字 。(将生字编上序号,老师说序号,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 。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
2.我举字卡,你读字 。(老师举起呈示字卡,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 。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
注意:把“人”与“天”,“地”与“他”连续读序号或举字卡,以帮助记认 。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篇的识字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了6个生字宝宝,学习了朗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各部分的名称作用,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注意总结学生学习的课堂常规、守纪、读书握笔等情况)
作业设计:
(一)向家长汇报朗读课文 。
(二)请家长用字卡考考自己对6个生字宝宝的认读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天地人》教案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
铃声响,坐坐好 。
腰挺直,脚放平 。
手放好,头摆正 。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
这是第一节识字课,将学前常规教育融于语文课 。
2.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 。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
2.教师带读 。先读课题,再读课文 。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将国画与汉字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内涵 。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学习汉字“天”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 。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 。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
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 。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
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 。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
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帮助学生识记和正音 。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
从“人”出发,引出“我” 。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 。师生对话,引出“你、他” 。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 。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
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 。如一名学生说:“我是__,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踢足球吗?”“他是你的同学吗?”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
创设生活场景,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帮助学生认读、理解生字 。
《天地人》教学建议
一、识字
本课6个生字以三字一组分两行的方式呈现,易于学生朗读、记忆 。针对课文编排的特点,建议教学时以3个字为一组进行教学 。第一组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在看图说话中引出“天地人”3个字 。第二组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你我他”,把识字和日常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日常用语进行听读、正音 。
本课要认的6个生字中,“人”的声母是卷舌音,“你、我”是第三声,单个字读要注意读到位 。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建议借助图片、听读、创设情境交流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
(1)图片示范正音 。可以依次出示一组相关图片,如“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教师手举对应的生字“人”示范读,学生跟读,理解字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