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经验总结 初中生物教师教学经验总结5篇( 四 )


三、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从情感上去认识和珍惜生物圈 。
第二点所提到的很多都是对兴趣的激发以及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身为生物圈中的一分子怎该怎么做 。在激发学生兴趣与利用学生兴趣 , 我是花了很大的心思 , 我觉得一个人的兴趣可以杀死一头牛 。有时候 , 虽然知识讲过了 , 但在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问题 , 又能再一次激活学生对这方面的求知欲 , 如“孔雀石绿”事件 , 这是热点新闻 , 这与以前学过的《生物与环境》中的知识联系密切 , 故而我在上课时提到了这件事 , 并及时要求学生回顾知识 , 发表自己的观点 。又如 , 我在讲到《“脱缰之马” ——癌细胞》时 , 我感觉到学生对这一方面特别感兴趣 , 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后问我有关白血病的事 , 因而我利用这一个“机遇” , 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白血病的资料 , 并选取一部分打印贴出来展示 , 上课时也让学生谈谈怎样预防癌症 。这样就能轻松地让学生自我学习知识和感受人生了 。
四、注重基础知识与相关知识 。
初一的新生们才刚学习生物 , 基础知识对以后他们在生物学上的发展很重要 。我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展开的 , 在这个主题中 , 为了以后学生在这一科的发展 , 我也对现时一些热门的技术有所介绍 。另外 , 我也常引导学生看《学生物》中的扩展学习 , 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
学习生物学 , 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的知识 , 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研究科学的能力 。在学习生物学中 , 我通过调查、观察、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等活动 , 让学生尝试在这些活动中掌握调查、观察、收集和分析资料、探究等能力 。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中 , 我就让学生在练习显微镜的同时 , 探究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 。
前面是我觉得自己做得好的地方 , 在教学中 , 我是一个新手 , 我还存在着很大部分的不足点 , 下面是我对自我不足点的小结:
一、对课本内容不够纯熟 。这是我一开始就注意到的缺点 , 因而在假期里 , 我特意将课本看了一遍 , 但偶尔也会出现个别知识点没讲的错误 。
二、课堂布置得不够细密 。
三、对实验的处理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 生物书本上也分布了很多个大小实验 , 但我们学校这一学年的情况有些特别(实验室前些时间没搞好 , 没有实验员且课时不够) , 故而面对大部分的实验 , 我都只能讲过 , 而不能让学生动手去体会 。我本身是一个较认真的人 , 没让学生做实验 , 我总觉得对学生有所亏欠 。
四、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观察得不够细 。
五、对个别有潜力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 。
一个学年匆匆地过去了 , 随着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 我也渐渐地成长 。一个学年过来 , 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 , 积累了很多经验 。在下年里 , 我会继续发扬我的优点 , 弥补我的不足 , 以求做得更好 。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 。自己经过三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
1、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 。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 。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 。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 。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