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 , 早期投放是为了尽快获取精准标签 。 销售上量以后 , 投放更多的是拓展边界 。
“精准”同时也意味着“局限” 。
你的商品、目标人群 , 常常隐藏着多重属性 。 解锁这些隐藏的属性 , 才是放量的途径 。
想清楚投放策略(不可替代) , 然后把具体的投放计划与执行 , 交给机器就行 。
主播
抖音、快手、淘宝 , 在商家自播的直播间 , 对主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
淘宝的主播 , 可以理解为客服 , 熟悉产品和售后 , 基本就可以了 。
快手的主播 , 重在人设打造 , 批量打造的可行性存疑 。
抖音的主播 , 我们定义为可批量、有个性的专业顾问 。
在培训主播时 , 我总会跟她们讲一个故事:从前 , 街边有很多报刊亭 , 《VOGUE》《瑞丽》《时装》等等杂志卖的不错 。 现在报亭消失 , 杂志销量都很差了 。 十年二十年前 , 年轻的姑娘通过杂志、电视明星学穿搭、了解流行趋势 。 现在 , 她们是通过手机 , 在直播间跟你们学穿搭 。
我说的是事实 。 我想告诉这些即将上岗的主播:不要靠嘶吼和套路去卖货 , 你们不是推销员 。 你们是在展示和教用户穿搭 。
这种定位是有效的:主播不再因为“卖货的”而轻贱自己的职业 , 她们会更有职业荣誉感和个人气场 。 而用户端 , 不靠低价依然保持高增长、高转化、高复购 , 就是最好的证明 。
直播节奏

文章插图
单款3分钟 , 循环100次 。
我们应该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这种直播节奏的公司 。 当初是为了尽快让主播上岗 。
什么方法 , 可以让一个毫无经验的主播 , 尽快上手?当然是越简单、要记的东西越少、重复练习的次数越多 , 她越容易熟练 。
数据明白无误告诉我们:直播间所有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间 , 60秒及格 , 2分钟算不错 。 理论上 , 每2分钟 , 直播间的人已经全换了 。
那每隔2分钟把这个款再讲一遍 , 对所有用户来说 , 都是新鲜的 。
而且 , 主推款能维持整场直播的高转化 。 二八理论在直播间是失效的 , 我们砍掉所有的“八” , 只留下“二” 。 任何时候、任何人进入直播间 , 看到的都是最高转化的主推款 。
单款3分钟 , 循环100次 。 300分钟5个小时 。 我们常常1个款1场直播100万 。 主播熟练以后 , 我们慢慢增加款式 , 以提高搭配的连带销售率、客单价 。
你现在相信我最开始说的 , 我们可以两个小时培训主播 , 第二天就上岗了吗?
一切皆有法 , 方法在底层 。
消失的安全感
天猫京东的马太效应很明显 。 淘宝直播更是 。
薇娅和李佳琦拿走淘宝直播大部分流量 。 淘宝想保持繁荣生态 , 但只要搜索排序的逻辑存在 , 就不可避免的产生集中效应 。
强者愈强 , 尾部可怜 。 这是天猫京东给头部品牌的安全感 。
在抖音 , 基于人群标签的多维 , 和系统推荐逻辑 , “参差多态”是抖音电商的特色 。
(本来这应该是快手的理想 。 在人文姿态上 , 我非常欣赏快手的生态理念 。 但快手的电商样本 , 真是一言难尽)
市场上没有永远的老大哥 , 这是抖音电商的迷人之处 。
即便当月销售3000万 , 下月也可能千万不到 。 我们的直播间也一样 , 昨天直播间3000人在线 , 今天掉到500人 , 这再正常不
这增加了直播运营的难度 , 但我个人非常希望这样的状况保持 。
固化的市场没有活力 。 存量市场会不可避免的走向零和游戏 。 增量市场才能允许参差百态 。
消失的安全感 , 能激发更多的创新与潜能 。

文章插图
我个人的专业领域 , 是商品企划 。 早年线下品牌连锁运营 , 2008年开始接触互联网零售 , 再到抖音 。 每一种渠道的变革 , 都会带来一些新的零售方式 。
但在最底层 , 零售的本质 , 从未改变 。
用商品企划的概念 , 一句话可以描述:将合适的商品 , 以合适的价格 , 在合适的地方 , 用合适的方式 , 卖给合适的人 。
零售的核心链条是“商品全流通” 。
形式可以变:
产品的呈现方式在变 。 从单品、到店铺、到场景 。 从文字、图片、到视频 。
零售的渠道在进化 。 线下到线上 , 淘宝到抖音 , 依次突破了空间限制、信息限制 。
推荐阅读
- 抖音社交化转型难不难,抖音未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 抖音电商未来发展空间大吗,现在入局抖音电商正是好时候
- 抖音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抖音终极形态解析
- 抖音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抖音未来转型的重要因素
- 抖音未来会往哪方面发展,抖音未来发展势头详解
- 抖音未来会成为社交APP吗,抖音真的野心被曝光
- 4.电商文案策划的工作具体有哪些?
- 当下各大平台都有什么区别,抖音领导的内容时代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抖音,高学历做不好抖音
- 抖音的流量密码是什么,抖音流量密码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