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 , 上厕所排便时容易出现意外 。
排便习惯改变要引起注意
排便习惯改变包括三方面 。
排便感觉 。 粪便是食物消化吸收留下的残渣 , 经肠蠕动进入直肠 。 直肠的压力感受器引起便意 , 表现为下腹胀满、肛门坠胀 。 这种感觉在粪便排出体外后即消失 。
排便频度 。 每日排便次数 , 正常成人为1~2次 , 少数人隔日1次 。 排便每周少于2次 , 应视为便秘 。
粪便性质 。 主要指粪块干稀 。 通常为成形软便 , 偶尔出现干或稀便亦属正常 , 常与饮食活动和精神因素等有关 。
临床上将大便习惯改变视为大肠癌的一种早期表现 。 无原因排便次数增多 , 无论干便或稀便 , 若同时伴有排便不尽 , 说明盆底和直肠神经肌肉受到刺激 。 此时若有大便带血 ,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切不可当成痔疮发作而延误治疗 。 医生做肛门指诊 , 必要时施行肠镜检查 , 可以排除直肠炎症、肿瘤等疾病 。
文献报道 , 直肠癌患者约有30%~80%在确诊前误诊为内痔或痢疾 。 大便习惯改变是大肠癌早期信号 。 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大肠癌患者 , 5年生存率90%以上;晚期患者手术治疗生存率仅为30% 。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居癌症发生率之第三位 。 手术时发现 , 有20%左右的患者已出现远处转移 。 为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肠肿瘤 , 人们日常应该留意大便习惯的改变 。 防止便秘的小贴士:
正常入厕时 , 不要携带书报 , 并力争在5分钟之内解决“战斗” , 同时应不断进行提肛训练 , 这样才能有效防治痔疮等疾病 。
①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肛门、直肠和结肠是储存、排泄粪便的地方 , 粪便中含有许多细菌 , 肛门周围很容易受到这些细菌的污染 , 诱发肛门周围汗腺、皮脂腺感染 , 而产生疮疖、脓肿 。 因此 , 应经常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 , 每日温水熏洗 , 勤换内裤 , 也可以起到预防痔疮的作用 。
②定时排便
健康的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 , 早餐后引起的肠胃反射 , 结肠产生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内 , 当直肠内粪便蓄积到一定量时 , 就产生便意 。
因此 , 最好能够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 , 对预防痔疮的发生 , 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另外 , 当有便意时 , 不要忍住不去大便 , 因为久忍大便会引起习惯性便秘 。
③提肛运动
运动调养痔疮是很有效的方法 , 适当的运动能够减低静脉血压 , 加强心脑血管系统的机能 , 消除便秘 , 增强肌肉的力量 。 这对痔疮的防止很有作用 。
提肛运动就是最简便最有效的养生方法 , 动作如下:全身放松 , 臀部和大腿用力夹紧 , 配合吸气 , 将肛门往上提收 , 稍闭一下气 , 然后呼气 , 全身放松 。 这种运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
④饮食调节
生活规律化对预防痔疮发作非常必要 , 平时要多注意饮食 , 以清淡为主 , 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 多吃蔬菜和水果 , 如西瓜、香蕉、番茄都具有润肠的养生作用;而生吃白萝卜 , 有通便的作用;在夏季 , 要多饮用盐开水 , 避免汗液排泄过多盐分 。
⑤正确的排便姿势
排便姿势以蹲位较佳 , 因为蹲位时 , 肛管直肠的角度增大 , 同时可以加大腹腔内的压力 , 促进大便的排出 。
有便秘的患者可选择每日进行2—3次胸膝位跪姿 , 使下垂的乙状结肠或横结肠上移 , 调整乙直肠角及脾曲的位置 , 使之角度变钝有利于排便 。
如果你排便困难 , 在饮食、运动调节的同时 , 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排便协助法 。
双手托下巴法:大便时(无论坐姿或蹲姿) , 双手捧下巴向上托 , 不久肛门就有要大便的反应 , 此时用力 , 大便随即排出 。
大腿互压法:在坐桶上排便 , 将左大腿压在右大腿上(隔一会儿交换) , 排便省力又顺利 。 这样将双腿相互交换着放 , 治便秘效果好 。
推荐阅读
- 脱发的原因 脱发暗藏5种疾病危机
- 眼袋浮肿是什么原因 甩掉眼袋的秘诀
- 我家宝宝脚趾甲特别扁平,还分层,是因为这个原因缺什么微量元素么?
- 宝宝不贫血不缺钙,请问什么原因造成生长缓慢,还有需要注意什么? ????
- 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经常做这事会让你疾病缠身
- 女生秒回你消息,但不主动找你聊天是什么原因
- 不敢追自己喜欢的女孩是什么原因
- 女生会因为什么原因喜欢上一个男生
- 【养生知识】阴虚阳亢怎么调理 阴虚阳亢什么原因引起的!
- 牙齿刷不白究竟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