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是最可怕的 韬光隐晦( 四 )


丽水绿墅川古宅
2.6黎明是最黑暗的时刻,但也是黑暗快要结束的时刻 。乾阳只要洞晓自己被遮掩阻碍的原因,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按照道德规律去做就一定能够度过最为黑暗的时期,而最终走向光明 。邪恶最疯狂的时候,往往也是快要步入结束的时候 。噩梦醒来是早晨 。当太阳的第一缕霞光照耀大地的时候,那即是黑暗彻底结束的时候 。爻辞曰:“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不明晦指不明晓韬光养晦的道德,初登于天指光明刚刚升起在天空普照大地,后入于地指后来却坠入地下 。一国之君应该深知乌云遮不住太阳的深刻含义,应该通晓黑暗是暂时的道理,否则就要像初升的太阳那样,马上就要落下去了 。任何违反道德的行为都必将付出沉痛的代价,瞬间即逝,是一条铁的规则 。
洪家武沃乔波
古代夷与夏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如何处理好夷夏之间的关系是帝王功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纣王不明事理,昏庸无道,最终走到了失败的境地 。坤阴位居至阴的至高处是最黑暗的时候,最黑暗的时候也往往是黎明前的一丝阳光快要出现的时候 。最黑暗的时候也是最残酷的时候,是最为穷凶极恶的时候,也是正义与乾阳伤害最重的时候,甚至是杀身之祸时刻加身的时候 。最黑暗的时候也是考验生命个体最强大意志力的时候 。高处不胜寒,处于最高位置的时候,生命个体要有知道之明,要有圣哲之明,要有疗治伤痛的策略 。假如不懂得圣哲之明,下场一定是非常悲惨的 。
红色的树枝,绿色的树木和荒凉的风景
处于至高位置的乾阳本来是可以照耀远处的 。但乾阳既然被损伤,就变得不再光明而是归于黑暗了 。这里是拿太阳来做比喻,“初登于天”指太阳攀登于上天至高的地方,“后入于地”指太阳最后归于大地 。《明夷》的至高处也是坤阴的至高处,是乾阳得到伤害最重的时候 。总之,明夷是光明将要熄灭的时刻,探讨的是处在黑暗中恪守光明之道的道理 。明入地中,内离外坤,故而内文明而外柔顺 。遭受大难时,还能像周文王那样去内文明外柔顺的奉事纣王 。因此要做到对内不失自己的人格,对外足以远离杀身之祸 。当自己的力量足以救治的时候“用拯马壮”,当自己的力量能够教正的时候,而用“南狩” 。当自己的力量不能自救而又不能教正的时候要有“萁子之象”而保全其身 。处于《明夷》之时之世,生命个体应该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没有担当责任而能够保全性命而不失去贞正的道理 。即持守“内文明而外柔顺”的原则,需要“内难而能正其志”,韬光隐晦,恪守贞正的道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