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3、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 在关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意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 通过对多种方法之间联系的探究 , 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
教学重点:进一步沟通倍数、份数、分数、比之间的本质联系 , 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
教学难点: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一、复习意义
1、六年级二班有30人 , 六年级三班有24人 , 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 30+24= 和 30—24= 差
30÷24= 倍数 比 30:24= 5:4
你们看 , 我们可以把一个分数转化成份数和比 , 看来分数、份数、比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 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
二、 出示情景 , 设计分配方案 。
1、学校为六年级二班、三班学生配备了课外书 , 已知二班有学生30人 , 三班有学生24人 , 你认为应怎样分配比较合理?
学生讨论分配方案
(1)预设:平均分 。
按人数的多少分配比较合理
(2)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公平?
(3)按人数分 , 也就是按几比几分呢? 30:24
是最简比吗?
30∶24= 5∶4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并不是平均分 , 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 , 这就是按比分配 。】
板书课题:按比分配
2、出示例题:如果学校准备了这种儿童读物90本 , 二班和三班人数的比是5:4 ,
每个班级各应分配多少本?
3、学生试做 。
要求:
(1)自己动笔试算 , 画出简单的分析图或用文字说明你的思路 。
(2)想办法验算 。
(3)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
4、课堂反馈
预设:
① 5+4=9 90÷9×5=50 90÷9×4=40
说明:学生验证时可能出现 , 只是把结果相加得90 , 就认为是对的 , 遇到这种情况要组织学生讨论 。
② 5+4=90 90×5/9=50 90×4/9=40
③ 90÷(1+4/5)=90×5/9=50 90-50=40
或 90÷(1+5/4)=90×4/9=40 90-40=50
5、沟通联系 。
(1)比较两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
分别想一想 , 5/4、4/5、4/9等分数分别表示的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反馈:5/4、4/5表示的是两个班份数与份数之间的关系 , 4/9、5/9表示的是六(2)(3)班与总份数之间的关系 , 不管哪种方法都是求9份中的4份、5份是多少?
第一种算法实际上是把比转化成了份数 , 先算出1份数 , 再分别算出几份数 , 第二种算法实际上是把比转化成了分数 , 先找出各部分量分别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 再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进行计算 。
三、巩固方法、完善认知 。
1、我校合唱队共有学生48人 , 男 , 女生人数的比是1∶3 , 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2、用200立方厘米的橡皮泥捏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 , 捏之前怎么分配橡皮泥呢?圆柱、圆锥各需要橡皮泥多少立方厘米
3、上个月支出的3600元中 , 用于伙食费、还房贷和其他方面的钱数的比是5:4:3 , 伙食费和还房贷一共要用多少元?
A、3600×+3600× B、3600÷(5+4+3)×(5+4)
C、3600× D、3600÷
4、用长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2:1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5、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消费总量的 比是8∶12∶7 , 全世界茶消费总量大约是400万吨 , 其他两种饮料的消费量各是多少万吨?
【提示:先自己读一读题目 。想一想此题与前几道题的区别 。
【找准所给已知量与它相对应那个份数(分率) 。】
作业:12周岁的儿童头部与以下部分的高度比一般是2:13回家测出你的身高 , 算算自己头部的长度 , 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
四、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数学思想等) 。
板书设计:
按比分配
4+5=9 4+5=9 转
90÷9×5=50(本) 90×=50(本) 化
90÷9×4=40 (本) 90×=40(本)
答:六年级二班应分配50本 , 三班应分配40本 。
最新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案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5页例1、练一练 , 第76页练习十二第1~5题 。
教学目标:
推荐阅读
- 小米11的用机体验分享 如何评价小米11青春版
- 玻璃的拼音 璃的拼音
- 意想不到的近义词语 意想不到的近义词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浙教版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范文
- 红米K50 至尊版使用体验 红米K50 至尊版好用吗
- 米Redmi Buds 4青春版评测 红米Buds 4青春版耳机怎么样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识字表》生字组词
- 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数学六年级学科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