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一条皇家铁路是,中国的首条铁路是( 三 )


1982年杨乃济来到了中海和北海寻找铁路的遗迹 , 希望能够获得更为确凿的证据 。
在北海西岸杨教授发现了一个土堆 , 他初步确定这些土堆就是当年修铁路时挖土方所剩下的 。另外在五龙亭以西、极乐世界以南还有一段花岗石砌筑的石平桥 , 以前并没有这段石平桥的记载 , 在北海里为何会出现这些没有记载的事物 。
这是为了这条铁路在那儿拐弯修得这条桥 。因为铁路的荷载大了 , 所以特别为它修了一条桥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铁路有一定的回转半径 , 它不能拐死弯 , 它要拐大弯 , 所以一拐大弯就要从河上走了 , 必然要修一条桥 。
在北海北岸的镜清斋前还有一座石砌码头 。杨乃济推测 , 这也是当年铁路的遗迹 。如果这种推测属实的话 , 他就可以初步判断 , 这条铁路曾经过了北海的西岸和北岸 。
铁路的遗迹仅仅是现实中杨乃济的推测 , 是否准确还需要史料的进一步证明 。1982年春节过后的一天 , 一个念头突然在杨乃济的脑海中闪过:西苑铁路属于工程建筑 , 有没有可能在清朝专门用于记录工程情况的舆图中找到线索呢?这个一闪而过的想法令他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 。
他先从舆图目录上发现了两张图 , 把它提出来 , 一看正好讲的是这条铁路 , 一张图是北海的铁路的走向 , 一张图是 *** 的铁路跟一个车库 , 画得很清楚 , 而这图上有很详细的说明 , 把这儿所有的工程跟铁路的走向、长度写的一清二楚 , 所以这就很确凿地详细地描绘了这条铁路 。
其中一张上南下北的地图 , 描绘了中海西岸 , 紫光阁以东的一段短路和车库的方位 。地图上标注这段铁路为活铁路 。所谓活铁路也就是用的时候安装 , 不用的时候拆掉 , 因为在当时这附近还有其他车马通行 。这条活铁路由南向北经过 *** 的福华门 , 然后通过阳泽门进入到北海 。进入到北海之后的铁路全部都是施工兴建的固定铁路 。
铁路沿着第二张图继续向北延伸 , 它描绘了通过中海和北海的铁路全线 , 是该项铁路的设计总图 。从图上可以了解这条铁路全长472丈 , 约合3华里 。因为位于北海和中海之间 , 而它们又合称为西苑 , 所以人们把这条铁路叫做西苑铁路 。
在整个铁路经过的北海西岸和北岸还修建了一些路基工程 。如开刨土山 , 添修石平桥等 。这张图纸也证明了杨乃济当初根据北海遗迹的推测是完全正确的 。
清光绪十四年也就是1888年的冬天 , 北京紫禁城以西的太液池西岸 , 开工兴修了一条铁路 。这条铁路从 *** 紫光阁的车库出发 , 一路北进 , 穿过福华门 , 离开 *** 进入阳泽门后 , 沿北海西岸向北 , 到达极乐世界后转向东 , 到镜清斋前的码头而到达终点 。近一个世纪之前的一天早晨 , 如同往常一样西华门慢慢地被打开 , 一行人簇拥着老佛爷不急不慢地向中海走去 。
西苑铁路虽然不是北京的之一条铁路 , 但却是慈禧之一次见到的铁路 。它行驶于宫苑禁地当然与老百姓的商旅交通无关 , 但当时一些出入内廷的王公显贵 , 也都借此开了眼界知道火车不是怪物 , 它的行驶速度和运载量都是人力畜力拉运所无法比拟的 。这也正是以李鸿章为首的修路派想要达到的目的 。他们深知在铁路能否修建的问题上 , 只有一个人可以拍板定夺 , 那就是慈禧 。他们婉转地给慈禧修建了一条小铁路 , 供她赏玩 , 想通过这种方式博得老佛爷对铁路的青睐 。李鸿章所修的铁路正投了她的脾气 , 慈禧倒催促李鸿章抓紧兴建西苑铁路 , 争取及早通车 。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 很多新事物都是在统治者的游戏中诞生的 。中法战争结束之后 , 清朝官员们总结战争经验 , 对于这次有点出乎意外的胜利 , 清醒的官员们深知西洋武器在这场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老佛爷坐车游览北海风光 , 大臣们也不失时机地趁老佛爷心情好的时候 , 把自己的奏折拿给她看 , 希望能够得到老佛爷的准许 。而此时 , 一些大臣们也开始谨慎地将请修铁路的奏折呈给西太后慈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