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学科教学计划及其进度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计划及实施( 四 )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计划及实施3
一、学生情况的分析
我校九年级共有1个班 , 有学生30人 。全部来自农村 , 学生的知识水平参次不齐 , 虽然学生在小学自然、社会学科 , 物理和生物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 , 但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来看 , 大多数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验操作能力都有待大力加强 。但农村的孩子求知欲望和实验兴趣都比较强 。
二、实验条件的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 , 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 仪器、药品少 , 没有专职实验员 , 没有正规实验室 , 还有一些仪器药品不全 , 影响了部分学生实验的正常开设 。
三、实验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 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 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 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 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 , 并能安全操作 。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改造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
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
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
7、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和动手能力 。
8、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 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
9、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 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
10、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探究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
11、能知道化学实验是都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 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
12、学会试管、酒精灯、滴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 达到能独立操作的目的 。
13、学会取用液体、固体药品 , 制备和收集气体的方法 。
14、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
15、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 , 进行观察、记录 , 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
16、学会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
四、实验内容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 , 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 ,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 ,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教材中的.实验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
(一)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教学要真正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质 , 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 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 让学生做演示实验的主角 。因此对于演示实验我要做这几个方面的改进:
1、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的老师 , 兴趣对学生的创造探究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2、调整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演示实验有:物质的变化、空气成分的测定、氧气的性质与制法、水的组成、碳的单质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燃烧的条件、合金的性质、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酸、碱、盐的性质等 。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 同时 , 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
(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不同的学生因在能力、经验、思考问题等方面不够成熟 , 会有不同的观察、思考、解决的方法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验探究的目的、设计方案、实验仪器、药品的获取方法与途径 , 步骤及安全事项等 , 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 , 以确保实验探究的成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 教师要进行及时指导并适当的评价 , 特别是实验探究的报告书写的科学性、严谨性等问题都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 。在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 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实验方案 , 即使是在对学生提出的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实验方案 , 也要以鼓励表扬为主 。充分肯定学生在提出实验方案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精神和创新意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