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内劲一指禅 *** 功法 少林内劲一指禅( 四 )


1.摇膀子——摇丹田
2.摩肩——摩丹田
3.猫洗脸——转丹田
4.鹰爪恨天无环——压丹田
5.野马奔槽——提丹田
6.扁担——拉丹田
7.搓草绳——搓丹田
8.乌牛摆头——曲丹田
9.磨豆腐——磨丹田 马步站桩功 , 是本功法的基础——筑基功 。
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理论认为 ,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意思 , 是纵行的干线;络有 *** 的意思 , 是经的分支 。它们遍布全身 , 内连五脏六腑 , 外达四肢百骸 , 沟通内外 , 联系表里 , 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特的功能体系 , 使肌体内外上下统一协调 , 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 , 所以决生死 , 处百病 , 调虚实 , 不可不通” 。因此有“通则不痛 , 不通则痛”之说 。马步站桩功的机理 , 类似于“体外反搏”的原理 , 它通过调整和保持特定的“上虚下实”姿势 , 以增加心脏气血的回流量和上身各部的气血通量 , 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和改善微循环 , 使周身的经路畅通 , 气血调和 , 阴阳平衡 , 从而达到防治“人老先从腿上老” , 祛除疾病 , 健身益寿的目的 。
站桩要领:
1.两脚与肩同宽;
2.两脚尖内扣10°左右;
3.十趾抓地 , 但不要过分用力;
4.屈膝下蹲 , 但膝不超过脚尖;
5.收腹、提肛;
6.圆档、松腰、松胯;
7.含胸拔背;
8.虚领顶颈;
9.舌舐上腭;
10.目视前方;
11.鼻尖与肚脐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2.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垂直于地面;
13.虚腋;
14.沉肩坠肘;
15.前臂与地面平行;
16.两前臂互相平行;
17.中指根部与前臂成一直线;
18.手掌成瓦状;
19.手指成阶梯形 , 拇指与食指成鸭嘴形;
20.上虚下实 , 面带微笑 , 自然呼吸;
21.马步站桩时要做到“三个不要”和“一个强调”:不要入静;不要意守;不要将别的功法的概念加入本功法 。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
22.要做到三个稳:起势稳;站桩稳;收功稳 。
要求:每次站桩的时间不宜少于30分钟(初学者时间可以由短到长 , 循序渐进);架势可随着体力的增强而由高到低(在一定的范围内 , 架势越低 , “体外反搏”的作用越强 , “爆发力”越大) 。练功中 , 当我们在马步站桩20分钟左右后 , 按照“2、4、1、5、3”的顺序 , 有规律地扳动手指(同时也尽可能地随之按压相应的足趾)时 , 体内会有温煦之感 , 手上的“气感”亦随之增强;有的人还会出现随着指、趾的扳动 , 身体也不自主地前俯后仰的微动 , 甚至剧烈地震动 , 并感到有一股热流在体内循环 , 周流不息 。坚持练功3~6个月者 , 不仅能很快地祛除疾病 , 体力大增 , 而且会变得思维敏捷 , 精力充沛 , 全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 其功力可达到一般“内气外放”气功师的水平 。
扳指顺序:1.食指;2.无名指;3.拇指;4.小指;5.中指 。
扳指要领:两手放平 , 掌心朝下 , 手指放松伸直(此时脚趾亦同时放松) , 屈食指指掌关节(指间关节伸直) , 慢慢地压下食指;停1~1.5分钟后 , 食指慢慢抬至略高于原位后复原 。停1~2秒钟后 , 再用此 *** 依次扳动其他各指(图24~图28) 。五指均扳过一次为一遍 , 如有时间可连续扳3遍或5遍 , 再继续马步站桩5分钟左右即可做收势收功 , 或做后面的动功 。
要求:
1.扳指时各指的先后顺序不可颠倒;
2.不可漏扳或多扳;
3.手指压下和抬起的速度要缓慢 , 以免发生意外;
4.扳指时要尽可能地同时按压相应的脚趾;
5.如发现有头晕现象 , 不必害怕 , 做收势休息片刻 。喝点热茶即可消失 。动功又称“内劲站桩功” , 它是在马步站桩基础上及马步站桩后进行锻炼的桩势 。它仍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 , 并讲究以势运气 , 以气助力 , 以力带气 , 从而达到“气血并练”、“劲气并练”、“表里并练” , 使气、力倍增 , 促进全身经络通畅 , 气血调和 。它主练能量的贮存和释放 , 增强双手“外气内收”、“内气外放”的功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