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述机械功的原理以及功和能之间的关系的这两部分内容 , 这属于过度性的一节 , 目的说明了任何机械都不能既省力又省位移 , 使他们明确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 为后面机械效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要做好这部分的教学 , 关键在于列举大量的实例 , 并进行分析 , 让他们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 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 而且在接下来的几节课后 , 要不断重复这句话 , 加强学生的记忆 。
在这一章中很重要的一种题型就是汽车的起动问题 , 首先要让他们明白两种起动模型的原理和过程变化量 , 抓住它们的相同结果 , 并结合P=Fv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解题 , 此时还有较多的学生会误解为汽车的牵引力就是它受到的合力 。另外 , 最多是误以为以恒定牵引力起动的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一直加速到最大速度 , 在计算匀加速运动的持续时间问题时 , 就会算错 , 这些的关键还是在于对运动的过程没有理解清楚 , 应配合图象加以理解 。
中学物理示范课教学反思最终草稿4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 , 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 , 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 。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 , 关键在于上好复习课 , 努力做好章节、专题的“听、评、讲、练”层层过关 。但每堂复习课上下来 , 常感觉学生基础薄弱、被动接受、效率较低 。
一、物理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反思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物理学习的门槛 , 先将学生引进门 , 只要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 , 我们就是成功了一半 。这就要更新教学理念 , 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让学生充分的通过身边的生活常识、现象感知认识物理 。再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 达到融会贯通后 , 再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例如理想实验法(如真空不能传声、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 , 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学生如果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 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 , 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 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
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基本要求 。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 , 分析要细腻 , 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 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败笔 。例如 , 教师在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 , 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 , 例题训练不到位 , 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选择参照物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 , 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 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 , 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 , 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 发挥想象地空间 。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 , 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 , 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 。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 , 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 。
其次 , 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 , 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 。若不正确 , 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 , 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 。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 , 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 , 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 。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 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 , 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 , 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 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 , 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 。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
推荐阅读
- 中学物理知识点教学反思最终草稿
- 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官网 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
- 世界上最差劲的中学生,曾连续年参加“中考”
-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职业访谈实践活动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 重庆南开中学是重点高中吗
- 原子核稳定性取决于
-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中招考试吗江苏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中招考试吗
- 适合中学生男减肥方法 中学生男如何减肥
- 高中怎么样才能学好物理 高中怎么样学好物理实验
- 粒子物理学家助抗疫,一个月造出开源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