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历史备课组的工作总结10篇( 二 )


二、按时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 同时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 。
按时组织备课组活动 , 各位教师遵守工作纪律 , 认真落实备课方案 , 做到定点定时定内容 , 重点抓如何去“备学生” , 如何去“备课堂”和怎样去“备教学方法” , 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 戒形式主义 , 克服更多的走过场 。期中考试后 , 我们认真分析试卷及自己所教班级的考试情况 , 互相交流 , 互相学习 , 并对以后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组织听课 , 在课后,集体交流将存在的优点缺点反馈给各位教师 , 促进了教学的提高 。
三、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 应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历史课堂 。
单纯依赖教参 , 备课就缺少源头活水 。老师们多方扩充信息 , 不断充实 , 完善备课资料 , 做到与时相和 , 与时俱进 。每位教师都充分利用学校方便的计算机资源 , 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 , 使现代教育技术以充分利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优点 , 注意弥补不足 , 争取今后的历史教学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成绩!
历史备课组的工作总结3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二位教师承担了三个班的新课程教学工作 , 其中廖会全老师负责1001班和1015 , 苏裕明老师负责1002 , 工作量相当大 。大家克服困难 , 大胆创新 , 严格要求 , 按时完成了中国史的第一轮复习工作 。下面就这学期备课组工作作如下总结 。

一、加强理论学习 , 转变教学观念
本备课组按照新课程对关注、关怀、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 加强了全组老师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 , 把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 探索新课程实施的具体的方法 , 如:积极探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 , 创设学习情境 ,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 组织学习小组 , 开展合作学习 。注意教师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 , 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 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 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力给予学生一个体验学习、体验情感的机会 ,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二、具体工作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根据高二年级学生实际情况 ,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都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 为此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一是扎实打好基础 , 授课落实主干知识 , 把重难点分析透彻 , 同时注重能力方面的培养 , 如阅读、分析、归纳等历史能力 。
另外针对以前学生把历史当成“副科”的状况 , 高二教学的另一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教学中 , 努力挖掘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实际生活中碰到的情况、时事新闻等引入到教学中去 ,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2)坚持集体备课
坚持集体备课:一是加强备课组活动 , 明确课标要求、讨论教学重难点、教法等 。二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 吸收别人的优秀成果 。三是利用课件教学 , 补充史料 , 提高教学效率 。
(3)加强听课和评课工作
根据学校要求 , 本学期加强了听课和评课 , 每周至少听课一节 。本组老师都非常积极 , 认真备课 , 精心组织教学 。评课时大家积极发言 , 指出优缺点 。通过听课评课 , 提高了全组老师的教学水平 。
(4)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为加强教学效果 , 除备好课 , 上好每一节课 , 还要求各位老师加强课后的复习工作 , 加强单元练习 , 通过练习、检测发现学生的不足 , 做好评讲 , 解决学生的存在问题 。
(5)认真抓好“三考”工作(周考、半月考、月考) 。
三、教学效果
在本备课组老师的团结合作、认真工作态度的感染下 , 本年级学生对历史学科表现出有较浓厚的兴趣 , 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 , 学生也形成了上课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划好书 , 课后认真对待练习 , 积极发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桂林市的第一次调研考中我校历史平均分名列全市第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