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历史备课组的工作总结10篇( 四 )


2、备课组教师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 共同提高;
3、教学以新课标为依据 , 并紧扣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把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相关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 创设教学情景 ,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4、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 , 启发式教学、谈话式教学、直观教学等等) 。
5、教学过程中关注学困生 , 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 多用激励性的语言 , 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
6、学生作业布置少而精 , 及时反馈作业情况 , 并找学生谈心和讨论 , 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
7、积极参加区、市教研活动 , 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 , 学习他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重点基础知识的巩固性不强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 , 错别字丢分现象还是较严重 。
2、细心、耐心辅导学生不够 。各班级低分人数普遍存在 。
3、解题技巧和题型分析训练不够 , 学生答题灵活性不强 。
4、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起主体作用 , 而教师只在课堂上重视引导点拨?
5、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历史 , 在历史学习中又能感觉到无限的快乐?
四、整改措施及下学期工作思路:
1、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 ,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2、从历史的学科特点出发 , 帮助学生主体建构知识体系 , 强化对知识点的识记 , 同时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 。
3、钻研教材 , 认真备好 , 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和质量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 提高课堂效率 。
4、认真批改学生作业 , 及时指导学生订正 , 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
5、备课组充分交流 , 多听课 , 提高业务水平 。
历史备课组的工作总结6
本学期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 , 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 历史备课组活动按时、有序召开 , 每位老师都积极准时参加 , 进行集体备课 , 共同探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比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 , 现小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 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
备课组组织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课改理论进行学习 , 使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 , 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 ,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 。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 , 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 。
(二)科学规范常规管理 , 保证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1 。备课方面:积极落实学校开展的“学导案”教学新模式 , 认真及时编写“学导案” , 积极开展“备、上、说、评、写”为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 。全组教师都能在深入地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 , 认真写好规范、详细的教案 。
2 。作业布置方面:本组老师都能按要求布置作业 , 《学习指导》和填充图册 , 并要求在课上严格、独立、认真、保质、保量完成 。
3 。抽查识记情况:每节课上新课之前 , 先检查上节课的知识识记情况 , 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 更好地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
4 。听课方面:本组老师按规定完成听课任务 , 经常互相听课 , 互相探讨 , 互相学习 , 取长补短 , 并进行有目的地评课 。
(三)抓好课题研究 , 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通过创设教学情景 , 设计程序式的问题 , 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 ,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中 , 根据教学内容 , 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 , 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 ,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 , 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 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 , 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 , 教师及时点评小结 , 指出最佳途径 , 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