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10篇优秀( 八 )


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 , 在开学初认真研究了高考化学试题 。根据高考试题近几年始终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 以及稳中有变的特点 。
化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8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11)、(13)二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 ,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按照备课组的要求完成高考第一轮复习 。高三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 , 它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重要阶段 , 抓好了本阶段的教学 , 也就为以后的综合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就我在第一轮复习教学工作中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抓好化学基本知识的教学是第一轮复习的首要任务
课本是“根” , 在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能脱离课本 。有些学生重资料轻课本的思想非常严重 , 每次上课拿出来的都是资料和试卷 , 却没有课本 , 长此以往 , 就就走入了“舍本逐末”的误区 。
在复习过程中我通过历届高考试题为例 , 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 , 引导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 , 重视课本基本知识的复习 。
二、重视对规定实验的原理与方法的理解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 , 实验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而要应对此种变化 , 学生一定要对实验的原理掌握清楚 , 并能对所学实验原理加以应用 , 能自行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 用最好的实验方法来完成实验习题 。
三、认真分析学生情况 , 明确主攻方向 , 把握好复习的节奏
我所教的班级一个是平行班一个是重点班 , 各班的学生都存在较大的差别 , 必须认真分析学生情况 , 才能找出比较适合自己教学的环节和方法 。
1、分析学生水平 , 选择合适的练习题 , 切忌盲目追难、追新、追偏 。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 , 对资料上的练习题 , 千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照单全收 , 对资料上的练习题总有一些不适合自己学生的习题 , 如果做了 , 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成绩 , 反倒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还会打乱自己的复习计划 。因此一定要进行筛选 , 选取合适我们学生的习题 , 如果该题确实是“鸡肋” , 应勇于舍弃 。
2、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 , 设计好针对性的练习 。
第一轮复习是查找学生基本知识漏洞 , 巩固知识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反映出的问题 ,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好对应的练习 , 以弥补学生们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 真正达到整体提高 。
四、少讲、精讲、讲透
第一轮复习的内容多 , 而时间又紧 , 在此过程中 , 老师都有时间太少的感觉 , 但是又不能马虎从事 , 一味赶进度 , 那么 , 我们就只有注重讲、练题的效益 。对重要的知识要讲 , 但不是讲得越多越好 , 而应是讲到点子上去 , 挖出其精髓 , 达到“一箭封喉”的效果 。
对于典型题更应该讲 , 主要讲其思路和方法 , 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 使学生融合贯通 , 能举一反三 , 让其以后碰到类似题时能迅速地解决 。
五、注重习题的选取 ,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做习题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 , 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 , 陷入“题海” , 一定要注重质量和效果 。这样对我们老师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无形之中就增大了备课量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 以基础题训练方法 , 努力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解题习惯 。在这方面 , 我们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如:差题法、过量问题分析法、极端假设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守恒法等) , 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
其次 , 用翻新题进行训练 , 以求学生真懂 , 帮其克服思维定势 。很多同学在做题时经常会联系以前做过的习题 , 结果陷入误区 , 出现错误的解法 。因此 , 我们老师在讲解过一种类型的题后 , 一定要花点心思 , 对其进行加工改造 , 设计出一些变化题让学生做 , 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