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 , 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 , 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 , 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 , 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 , 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 。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 , 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 , 要么教师成为权威 , 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 。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 , 在课堂上 , 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 , 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 。在“共同体”中 , 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 , 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 , 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 , 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 。在这样的系统里 , 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 。读到这里 , 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 , 只是 , 要实现它 , 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 不过 , 我们已经上路了 , 不是吗?
3、“除了问一个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外 , ‘明确委员会’成员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与焦点人物对话”
帕尔默认为“要想在实践中成长 , 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 , 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 。”对于后者 , 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非常重视 , 我们通常称其为“同伴互助” , 在“同伴互助”中许多老师走出孤独和封闭 , 在互帮互助中迅速成长起来 。但帕尔默的“明确委员会”与我们的“同伴互助”相比 , 却是别有一番洞天 。需要帮助的人被称之为“焦点人物” , “明确委员会”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帮助他——“没有忠告、没有过量确认、不会把问题转移给他人 , 不用提建议 。共同体的成员只会提焦点人物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如 , 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吗?你有什么感觉?)……”读到这里 , 我的好奇心被极大的激发——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然而 , 随着阅读的深入 , 我终于陷入了另一种沉思 。帕尔默认为 , 如果“明确委员会”成员不能走进另一个人的心灵 , 其实根本无从知道另一个人所问问题的答案 。而且除非这个人发自内心的领悟 , 否则任何的建议也会收效甚微 。所以 , 只问问题好了 , 需要做的其实只是帮助焦点人物发现内在的智慧 。从这一点上 , 我们不难看出帕尔默不浅的心理学造诣 。他的观点甚至对于我们“帮助学生”也有同样的借鉴意义 , 我们应该真心地充分地聆听学生的声音 , 在那开放的空间里 , 接受学生也接受自己 。
这本书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是收获良多的 。他给我呈现了一个奇妙的心灵世界!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 篇10
20__年的寒假是一个特殊的寒假 ,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 , 举国上下共同努力 , 与疫情抗争 。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
期末放假前 , 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用于阅读 。在这个超长寒假中 , 我静下心来阅读了这本著作 , 获益良多 。本书建立在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 , 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 。在《教学勇气》中 , 帕克·帕尔默领着教师 , 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 , 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
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读完本书 , 但这本书中的一个个故事 , 给我很多共鸣 , 很多启发 , 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好书 。同时也促使我思考 , 在类似的处境下 , 是什么 , 令我仍热爱这个职业 , 即使在最颓丧的时候也不曾彻底失去从事这份职业的勇气?
通过目录对全书的总览 , 大体理解本书讲了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 。帕尔默说教师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 , 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 。只有认识你自己 , 才能不忘初心 , 才能找到滋养教师心灵的养料 , 才能找到教师继续前行的原动力 。而这个就是要求教师要发现自己的独特性 , 发现自身的优缺点 ,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
推荐阅读
- 《活着》读书感悟200字 《活着》的读书感悟和启示内容
- 《爱的教育》好词好句有哪些? 《爱的教育》好词好句有哪些
- 狼图腾读书心得300字 狼图腾读书心得500字10篇
- 黄鸿升的《不屑》歌词是什么意思啊?
-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500字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300字10篇
- 《活着》读书心得300字左右 《活着》读书心得800字左右10篇
- 红楼梦的读书心得500字左右 红楼梦读书心得500字10篇
- 两只老虎的歌词是什么意思 两只老虎的歌词是什么?
- 雷雨的读书心得300字 雷雨读书心得300字10篇
- 古诗小池是什么季节 小池古诗解释意思什么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