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四 )


16、嘉俳节
嘉俳节,朝鲜语意为秋夕节 。朝鲜族民间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 。这天人们宰牛蒸羊,并用新各制作打糕和松饼等节日食品 。这天村与村,屯与屯之间,还进行摔跤、荡秋千、跳板和各种球类比赛,常常持续数日 。活动规模和节期视农活忙闲而定 。晚上,当月亮升起时,家家户户在院中设香案,向月亮祈祷 。然后,全家人吃月饼赏月 。祭月历史悠久 。据传,古代新罗儒理王执政时,让其二女将木部女子分成两伙,在大都庭院举行织麻比赛,从七月十五日早晨开始到八月十五日结束,败者置办酒席款待胜者,并作歌舞百戏,后逐渐演化为嘉俳节 。

17、开天节
开天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民间的宗教节日,每逢农历十月初三日举行 。这个节日来自朝鲜族中已基本消失的大倧教,这一天是传说中的祖先檀君的祭祀日 。无特别仪式,只是朝夕给檀君牌位摆换供品 。罗哲以檀君崇拜创立大倧教,信奉桓因、桓雄、桓俭三神一体天神 。桓因主宰万物,桓雄开天教化,桓俭治理天地 。相传在四千四百多年前的十月初三这天,桓俭来到松花江流域,用神浩来感化民众,以后当地的朝鲜族就以这天为开天节,二百多年后的三月十五日,桓俭升天,人们就以这天为御天节,给桓俭举行祭拜仪式 。在大倧教中,桓俭是理世的化身,对他的崇拜表达了朝鲜族人民对生活安定的向往 。
18、老人安慰日
老人安慰日是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时间在每年农历九月九日 。李朝时,朝庭在这一天要设“耆老宴”,邀请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正三品以上官吏参加,以祝老人们健康长寿 。现此节已不传 。

19、回甲节、回婚节
回甲节是朝鲜族为诞生六十周年举行的纪念日;回婚节是朝鲜族为结婚六十周年举行的纪念日 。每到回甲节或回婚节时,儿女、亲友、邻居都要向老人祝福祝寿 。

20、老人节
老人节是朝鲜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因地区不同,节期各异 。黑龙江省朝鲜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则在八月十五日举 行 。届时,各村敲锣打鼓,喜气洋洋,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纷纷前来向老人们祝福 。同时还举行祝寿会 。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佩戴大红花,坐在台上接受全 村晚辈们的祝福 。这天,老人的儿女们都依偎在老人身旁,和老人们一起尽情地唱歌、跳舞,观看青年人踩跳板、摔跤、打球和荡秋千,共享天伦之乐 。节日里,晚 辈要给老人准备丰盛的宴席,有老人的家庭要酿制名为“麻格里”的米酒 。还要做米糕、冷面、狗肉和大酱汤等食品 。老人穿着新装,端坐宴席正中 。由长子、儿 媳、女儿、长孙等,依次斟酒跪拜,祝福老人健康长寿,晚年幸福,感谢老人为儿女子孙的操劳 。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文章插图
我们已经了解了朝鲜族的传统节日,你有了解过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吗?朝鲜族在饮食、建筑、婚俗上面和其他少数民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对朝鲜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看看?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婚俗
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一个“媒人” 。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 。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 。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 。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 。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红包巾包着的木雕大雁来到新娘家后,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让进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纱帽,系上冠带,新娘头上戴“簇头里”,手戴“汉衫”走进樵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即品尝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 。行过樵礼仪式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 。
服饰
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 。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 。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 。女装一般短衣长裙 。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 。长裙多有长皱褶 。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 。年轻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老年妇女常穿缠裙、长裙 。冬天,中老年妇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