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师德工作计划书( 五 )


二、目标任务
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八大重要思想 ,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
2.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
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 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 , 志存高远、爱岗敬业 , 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精神 , 进一步增强教师主人翁责任感 , 热爱教育 , 热爱学校 , 热爱学生 , 尽职尽责 , 教书育人 , 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 廉洁从教 , 依法执
4.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
教师的高尚言行、完美品德 , 是学生直接模仿和接受感化的重要来源 。要使广大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严谨治学 , 为人师表 , 精心育人 ,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师德教育 ,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 ,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 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影响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
2.加强师德教育 ,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认真学习贯彻《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贯彻落实《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和《__市禁止有偿家教“七个规定”》 , 明确师德建设目标 , 把师德教育工作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 提升教师素质 , 使教师队伍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规范的职业素养 。
3.营造良好氛围 , 健全工作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 提高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 建立以德育人、甘于奉献 ,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 严谨治学、精业勤业 , 团结协作、携手共进 , 尊重家长、共同育人 , 廉洁从教、以身作则 , 为人师表、明德惟罄、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 。
4.开展主题活动 , 落实建设具体措施
积极开展“比修养、比学习、比奉献、比业绩 , 争创职业道德优秀、教育教学优良 , 学生家长满意”的“四比两优一满意”师德主题教育活动 , 让广大教师成为“勤奋学习的模范、师德修养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服务学生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 , 扎实开展“师爱进万家”专题活动 。
(1)每月一访 。即班主任或党员教师、任课教师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家访活动 , 特殊情况随访 。每学期至少对本班每个学生进行一次随访活动 。
主要内容:教师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及表现;听取家长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共同分析学生的情况 ,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 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和不良倾向 , 家校合力 , 采取措施 ,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2)每月一谈 。即班主任或党员教师、任课教师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与本班学生的个别谈话 , 每学期与本班的每个学生进行一次个别谈话 。
主要内容: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情况 , 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
(3)每季一会 。即学校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上旬召开一次专题会议 。
主要内容:学校党政领导听取班主任对本季度家访情况汇报 , 共同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思想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
(4)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 提高教师心理调节能力
树立“尊师重教、“科教兴镇”良好气氛 , 切实提高教师地位 , 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理解教师苦衷、减轻教师过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荷 , 创设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 , 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程” , 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师校本继续教育内容 , 提高教师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 减小心理症状出现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