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老师工作总结10篇大全( 六 )


四、少讲、精讲、讲透
第一轮复习的内容多 , 而时间又紧 , 在此过程中 , 老师都有时间太少的感觉 , 但是又不能马虎从事 , 一味赶进度 , 那么 , 我们就只有注重讲、练题的效益 。对重要的知识要讲 , 但不是讲得越多越好 , 而应是讲到点子上去 , 挖出其精髓 , 达到“一箭封喉”的效果 。
对于典型题更应该讲 , 主要讲其思路和方法 , 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 使学生融合贯通 , 能举一反三 , 让其以后碰到类似题时能迅速地解决 。
五、注重习题的选取 ,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做习题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 , 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 , 陷入“题海” , 一定要注重质量和效果 。这样对我们老师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无形之中就增大了备课量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 以基础题训练方法 , 努力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解题习惯 。在这方面 , 我们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如:差题法、过量问题分析法、极端假设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守恒法等) , 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
其次 , 用翻新题进行训练 , 以求学生真懂 , 帮其克服思维定势 。很多同学在做题时经常会联系以前做过的习题 , 结果陷入误区 , 出现错误的解法 。因此 , 我们老师在讲解过一种类型的题后 , 一定要花点心思 , 对其进行加工改造 , 设计出一些变化题让学生做 , 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 。
第三 , 适当地安排具有适当难度、综合性强的习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 让学生有一定的新奇感 。但这并不是一味地寻求难、怪、偏 , 而应该是选择一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完全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 , 正如是“跳一跳 , 就可以摘到的苹果” , 否则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 , 从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 毕竟高考不是难倒学生 , 只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是一种面对全体学生的检测形式 , 是招收多数学生进入高校学习 。
最后 , 一定要求学生及时纠错 , 对错误的习题要分析清楚原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 真正做到“对了的以后会做 , 错了的以后不再错” 。总之 , 习题不要多 , 一味求多不能解决问题 , 只会滋生学生的厌烦情绪 。
六、加强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
老师可针对具体学生的不同实情 , 传授不同的秘密武器 , 只要能消灭“敌人”就是好方法 。同时要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 对所学知识、方法、技巧进行“过电影” , 根据记忆的规律性 , 定期对所学知识加以回顾 , 无疑也是一种较好方法 , “温故而知新” 。
做为一名教师 , 我秉承自己一贯做事的原则——认真、负责 。做为备课组长凡是要求备课组成员做到的 , 首先自己要做到 。无论是备课、钻研教材、教研讨论、选题、出试题我都能以身作则 , 所以本学期大家一起工作很舒心 , 效率也很高 。
化学老师工作总结7
应对自__年以来高考化学试题难度逐年提高的现实 , 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 , 按照年级组的统一部署 , 组织了一年来教学工作 , 现总结如下:
一、分析学科特点 , 提振复课信心
化学虽属于理科 , 但又不同于数学和物理 , 它研究的是物质的个性 , 知识显得比较杂乱 , 而且化学教材大多属于叙事式写法 , 例题少、公式少 , 但高考中的计算却在逐年增多 , 同时 , 该学科的学科特点明显 , 化学用语多 。针对这些 , 我从一开始就把打基础 , 强化学科潜力放在了第一位 。
二、采用章节和专题相结合的方法 , 扎实推进复习进程 , 提升学生潜力
我结合多年从事高三教学的经验和高考试发展的实际状况 , 从题型、方法和知识等角度出发 , 将高中化学的全部资料整合成二十三个专题进行复习 。在每个专题的复习中 , 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 再提炼出知识要点和题型方法 , 然后 , 透过例题分析 , 引导学生将悬空的知识和技能再次细化 , 此后让学生练习感悟 ,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 构成每一专题的知识、题型和方法 。在整体资料的安排上 , 我将工具性知识、理论性知识靠前安排 , 而将载体性知识、自成体系的'知识靠后安排 。透过这一流程的复习 , 学生不再感觉到化学是那么凌乱 , 应对题目的时候 , 不再感觉到茫然 。为学生构建起扎实的完整知识体系 。

推荐阅读